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农药雾滴飘失不用愁“微粒”施药来解忧
文章字数:989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的棉花试验场地,一项针对提高农药利用率的试验正在开展。这是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青年教师郑丽探索的农药“可乳化刚性微粒代替水基柔性雾滴”施用技术,力图从根本上解决“药没到靶标,先被风吹跑”的老大难问题,实现农药减量施用和精准控害。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农药减量行动,农药及其施用技术明显进步,农药精准化利用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农药喷施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植保无人机施药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农药喷施效率的同时也出现雾滴飘失与沉积分布不均的问题。细小的农药雾滴在空中运行时因蒸发导致粒径变小更容易发生飘移,这不仅造成农药浪费,还对非靶标生物及生态环境构成一定风险。
  郑丽和她的团队长期聚焦农药雾滴蒸发飘失这一行业痛点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可乳化刚性微粒代替水基柔性雾滴”调控方法:通过制备与农药雾滴同等粒径、表面可乳化的微粒,来减少农药在空中运行的蒸发飘移损失,同时优化喷施技术,使微粒到达叶面后遇水乳化分散,以期提高农药利用率,实现农药减量增效。
  在试验现场,记者直观地看到:传统药液喷施时,无人机下白茫茫一片,雾滴跟风飘移;而经过改装的无人机喷洒“可乳化微粒”时,却能精准落在目标区域,飘移现象明显改善。郑丽介绍,从今年的试验效果来看,与同等粒径的雾滴相比,微粒不仅可以抑制在空间运行过程中的蒸发飘移,并且在叶片上的沉积密度优于雾滴的沉积效果,遇水乳化分散的效果更佳,有效提升了药效,为实现农药减量提供技术支撑。
  试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精准落下抑制飘失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它沉积在叶片上再遇水乳化同样关键。为解决干燥环境下的沉积难题,团队曾试过先喷一遍水,再喷施微粒,但叶片上的雾滴很快就被蒸发,不起任何作用,后来索性直接喷施微粒,发现微粒可以均匀地分散在棉花叶片表面。更为惊喜的是,第二天清晨发现夜间的露水可促进微粒乳化,大家不禁感叹:田间试验也需要借助天时地利人和!这项研究不仅适用于新疆棉田,未来还可拓展至水田、丘陵、山地等场景及各类农作物,有效解决农药蒸发飘移问题,尤其能改善植保无人机喷施除草剂时因飘移引发的药害难题。
  下一步,团队将采集更多数据,研究“可乳化微粒”的长期效果、对不同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环境影响,并加快推动成果转化落地,为实现农药减量增效、提高农药利用率、引领农业绿色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据《农民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