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实习记者 吴凡 郭媛媛
陕西杨凌依托农科力量,将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的蝴蝶兰在当地引种成功,种植规模达上千亩,蝴蝶兰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让“风景”变成“产业”,把“美丽”转化成“生产力”,杨凌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之路,为当地的农户带来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3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揉谷产业路的杨凌沁歆园艺有限公司,在该公司的兰花种植基地大棚外,看到该公司的员工正在准备换盆施肥。“将购买的水草放在水里泡湿,再捞出来甩干,然后包裹在蝴蝶兰的根部,换个大的花盆装起来,蝴蝶兰的换盆施肥就成功了。”该公司员工王曼告诉记者,“蝴蝶兰一年要换三次盆,目前正是第三次换盆施肥时期。此后,蝴蝶兰每隔十天左右就要进行施肥、浇水,一直持续到春节上市前后。”
进入棚内,记者看到各色的蝴蝶兰在架子上摆放得整整齐齐,花枝长势旺盛,花朵颜色鲜艳,宛若翩翩起舞的蝴蝶,美不胜收。棚内8位工人正忙着为蝴蝶兰更换水草和花盆。
“我们这里蝴蝶兰的品种较多,有12至15个品种,其中比较受市场认可的有大辣椒、火凤凰、满天红等,主要销往陕西、贵州等地。”谈及当前蝴蝶兰的市场销售情况,杨凌沁歆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谈会强对此很有信心。为了更好地培育蝴蝶兰,除了从贵州购买换盆所需的水草之外,谈会强还专门从智利进口了一部分水草。记者了解到,仅2018年,谈会强的园艺公司累计销售蝴蝶兰12万株,销售额达260万元左右,产品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