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草莓又大又红,葡萄赛过乒乓球,猕猴桃果实丰硕,这些水果的口感大不如从前,其实都是膨大剂惹的祸……”一到夏天,有关水果的类似说法就会广泛流传。为此,近日,笔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分子生物学博士郗旺,一探究竟。
“ 膨大剂”究竟是何方神圣?
“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它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座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常用的有氯吡脲、赤霉酸。这些都是我国农业部允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葡萄、猕猴桃等水果,起到改良果实生长状态和品质的用途。比如:将“膨大剂”用于猕猴桃主要是调节其生长,预防生理落果;葡萄在谢花后10~15天,用10~20毫克/升药液浸渍幼果,可提高座果率,使果实膨大,增加单果重量……值得指出的是,我国明确将“膨大剂”纳入农药管理范围,在农药标签上规定了用药时期、用药剂量和施用方法,标注了使用范围和安全间隔期。
我国还先后制定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农药残留标准》,指导和规范农药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果农也会按照标签上规定的用药剂量、用药时期和用药方法施药。因为,如果使用时期不当或者擅自提高剂量或处理不均匀,将会导致局部药剂浓度过高,出现畸形果、裂果等问题。
膨大剂对人体有危害吗?
郗旺解释说:“氯吡脲、赤霉素都属于低毒农药,当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水果表面残留的这些物质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美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将‘膨大剂’列为不需要进行毒性管理豁免物质清单,其残留不需要制定安全限量标准。因此,在水果上使用‘膨大剂’是安全的。”(赵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