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苹果丰收了,有不少地方却出现了卖苹果难。这咋办?”2月17日,农历猴年正月初十,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的一间大会议室里,黑压压坐满了人,大家都伸长脖子听一位穿着打扮似老农的人在讲课。
老专家的新春第一课
“市场上不是所有苹果都卖不了,质量好的苹果价钱高还缺货。销售难将是苹果产业优胜劣汰的转折点,我们应该增强信心,把这种先进的苹果栽培技术尽快学好用好!”讲课的人就是我国著名苹果栽培专家、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机械研究室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李丙智教授。
2012年,李丙智来到陕西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的宝鸡市千阳县,带领专家团队和当地农技人员,着重进行苹果矮化自根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千阳苹果产业有了超常规的发展:陕西海升果业等多家大公司和农业种植大户在千阳投资5亿元,建成了3.2万亩矮化自根砧苹果示范园及苗圃4600余亩,其面积均占全国同类70%以上,千阳成为全国现代苹果产业的样板。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实地调研后,将其称之为“千阳模式”。
“矮化自根砧苹果是矮砧苹果中更先进的一种技术。”李丙智说,它的根基砧木不是变异较大的野生种子树,而是自带根系的矮化砧木。试验研究证明,用矮化自根砧新模式所栽培管理的果园,密度可达到每亩190棵,果树大小整齐,纺锤形状好,便于机械化作业,果园结果早、品质优、产量高,还省工、省水、省肥、省药和省地。
“去年‘9·3’阅兵时,国家为啥选中千阳的苹果赠送外国元首?品质好啊。同样品种的苹果,为啥矮化自根砧栽培的好?一是光照充足,二是营养主要用于结果子而不是长枝干。”李丙智自豪地说。
参加培训的有80余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千阳苹果田间大学学员。当天,是苹果田间大学2016年首次开班。相距试验示范站不远的南寨镇千塬村的魏小杰又来了。魏小杰是一个种植大户,自有和承包的土地加起来共200亩,一直种的是传统的粮食作物。去年县政府支持他建了10亩矮砧苹果园,在李丙智老师的指导下,当年就挂了不少果。这几年,魏小杰和李丙智早已经成了朋友。今年的开班仪式上,有不少新面孔,其中就包括三合村的6位农民工,他们于去年从西安、银川等地返回,也建起了矮砧苹果园。
理论课结束了,田间大学的课堂由会议室移到试验示范站的果园,李丙智和站里的专家手持剪刀,给学员们讲起了矮砧果树的春季修剪。不知不觉,两个小时的课程就结束了。“我刚听到兴头上。”在课后领取李丙智等专家编写的《苹果园肥水高效利用技术》一书时,魏小杰直言新春第一课有些快。
老专家的新年愿望
2016年,李丙智有多个愿望:带领试验站专家和县农技推广部门联合,开展包村包户工作,用新技术精准扶贫,让千阳尽快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布置“瑞阳”“瑞雪”两个苹果新品种的适应性对比试验,让新良种与新良法结合尽快产生新效益;开展自根砧苹果抗寒栽培技术研究、生物药剂与机械相结合的栽培技术研究,让不浇水、不施化肥和农药、不用人工疏花疏果的节约、友好、安全、高效的现代果业尽快实现;开展工厂化育苗实验研究,尽快解决自根砧苗木供应不足的问题;建设矮砧脱毒实验室,为新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保驾护航;指导全国新建自根砧果园2万亩。
从事苹果栽培管理新技研究与推广工作34年以来,李丙智的足迹遍及中国苹果主产区7省120余县,平均每年都有超过250天的时间在农村度过。说着农民听得懂的方言,穿着农民常见的衣服,李丙智教授被成百上千的农民视为朋友。
“社会给我的荣誉越多,我越感责任重大,时间不够用。”李丙智有些着急。目前,我国矮化自根砧果园的面积不到1%,和国外发达国家80%,特别是欧洲100%的发展相比,差距很大,推广运用先进技术任重道远。而到今年4月底,李丙智就满60岁了。“希望再能多给我一些时间,让我给社会一个圆满的答卷。”(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