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守护乡村文化根脉,点亮振兴之光
■ 李俊辉
文章字数:524
  乡村,那片广袤而充满希望的土地,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基因,是我们灵魂深处最温暖的原乡。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文化振兴举足轻重,然而当下乡村文化的境遇却令人揪心。
  漫步乡间,往昔葱茏的古树日渐枯萎;肃穆的庙宇在风雨侵蚀下破败不堪;精美的石刻被岁月磨蚀得模糊难辨。这些文化遗迹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它们不仅是乡村岁月的见证者,更是地域特色与历史传承的鲜活注脚。经费短缺如同紧箍咒,使得传统锣鼓敲不出往昔的激昂,社火少了曾经的热闹,秧歌、木偶戏等也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老艺人有心坚守,却无力改变现状,年轻人纷纷外出逐梦,无暇顾及这些珍贵技艺,传统文化的火种摇摇欲坠。
  乡村文化振兴迫在眉睫。一方面,政府需加大资金扶持,设立专项保护资金,修缮古迹、培养传承人,让古老文化重焕生机;另一方面,要唤醒乡村民众的文化自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创新传承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接轨。开发民俗体验旅游、文创产品等项目,让乡村文化“活”起来,成为能产生收益的产业。
  乡村文化兴,则乡村全面兴。守护好乡村文化的每一寸土壤,接续传承先辈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才能筑牢乡村振兴之魂,让乡村在新时代绽放出独具魅力的华彩,吸引游子归巢,汇聚发展力量,向着富足、文明稳步迈进。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