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每到阳春三月,我就想到了榆钱这种美食。只要下班回到家,就能进门闻见一年又一年那久违的榆钱饭味道,此时,妻子会给我端来一碗刚蒸熟的榆钱儿饭,那个香呀。
故乡在长江岸边,听八旬母亲讲,在他们那个年代,榆钱儿往往被当成春天青黄不接时的食物,如今生活水平好了,榆钱儿成了年年春天被老一辈尝鲜的美食,很多孩子已经很难想象爷爷奶奶那辈人吃榆钱树叶的情景。我老家房前屋后就有好几棵老榆树,儿时,每年春天榆钱儿最鲜嫩的时日,我和母亲便会取出闲了一个季节的梯子和很大的槐条筐,来到房前屋后的几棵榆树下,先把梯子架到榆树的主干上,再一手扶着梯子,一手拎着大筐,悠悠地爬上榆树的最深处,找一个榆钱儿最多最厚最嫩的地方,把筐挂到一个粗一些的枝干上,然后或坐或骑或蹲地,在榆树之中穿梭。我那时很小,只能在一旁看着,等我长到十几岁后,每年春天我就爬到榆树上帮母亲摘榆钱儿。
后来到了北方工作,每到三、四月榆树开花的季节,我和妻子抽空便去撸榆钱儿。从小就吃榆钱儿的我,至今仍喜欢吃榆钱儿,且越吃越香甜。把榆钱儿拿回家后,妻子先把榆钱倒进水里,洗净,沥干水分,把榆钱和白面拌匀放入蒸笼。随着蒸笼里冒出浓浓的白色蒸汽,一股清香甜美的味儿直扑而来。此时妻子把笼屉取下来,揭开笼盖,出笼的榆钱儿饭金黄松软,清香弥漫。妻子把捣好的蒜切泥碎撒在上面,又泼入一小勺烧热的香油搅匀。我们端着香喷喷的榆钱儿饭,大快朵颐地吃起来。
榆钱味道可口、营养丰富,有健脾和胃、安神助眠、杀虫消肿、止咳化痰等功效。民间有“宁愿不吃肉,也要吃榆钱”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