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内一个个硕大的圆形“鱼缸”格外显眼。 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香山镇苏家堰村,一家工厂化水产养殖基地正式投产,水产养殖全过程工厂化、智能化、自动化,为当地高品质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日前,笔者在该村由四川川堰农业有限公司打造的工厂化水产养殖基地内看到,一个个硕大的特殊“鱼缸”格外显眼,20个圆形缸体整齐排列,布满了整个厂房。
据了解,这些圆形缸体正是工厂化水产养殖容器。每个缸体直径近20米,深3米,养殖容积165立方米。笔者看到,这些缸体中,已有3个注满了水并投放了鲈鱼苗,密密麻麻的小鲈鱼在旋转的水流中欢快地游动。当这些鱼苗体重达到一两后,将被分散养殖到20个养殖缸体中。
四川川堰农业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杨学介绍,该养殖基地采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每立方米养殖水体可容纳40公斤鲈鱼,每个养殖缸体的出产量可达到1.2万斤。
“我们有20口缸,每次产出24万斤鱼,以鲈鱼和鳜鱼为主。”杨学说,按照传统鱼塘养殖模式,占地一亩的鱼塘每批次鲈鱼产量为2000-3000斤,如今采用工厂化养殖模式,一个缸体的鲈鱼产量可以抵5亩鱼塘的产量,产业效益十分明显。
笔者注意到,在每个缸体中,都插着一根白色管道,这是整个缸体的排污管道。在气压影响和水流注入下,缸内水体始终保持旋转状态,在向心力作用下,鱼儿产生的粪污被自动聚集到缸体中央,再顺着管道排出。
“污水经过处理降解,通过引水沟流向基地背后的水稻种植区,能够满足500多亩稻田的有机灌溉。”杨学介绍,通过自动排污和稻田消纳,极大减少了缸体清污所需要的人工,整个养殖过程实现“零排放”。
在工厂化水产养殖基地内,还有诸多智慧农业带来的黑科技。厂房大门处,一个智能化控制系统控制着整个厂区顶棚各个区域,可以智能化开合,满足鱼类生长的光照需求;覆盖整个厂房的起吊设备,也实现了鱼儿成熟收获时一人一键式捕捞。同时,通过自动化投喂系统,电脑自动控制每天投喂饲料数量、投料时间和投料速度。
“整个过程全自动化,一个人养出20多万斤没有任何问题。”杨学表示,相较于传统池塘水产养殖模式,工厂化水产养殖有效节约土地、水源和成本。同时,这种养殖方式不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抗风险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可以365天生产,效益比传统养殖模式高很多。
(黄铂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