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盐碱地重大攻关
建立农业综合利用创新模式
为我国开展大面积盐碱地改造提供可借鉴的示范样板
文章字数:763
  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作为我国后备耕地资源潜力最大的盐碱地也要用好。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了盐碱地重大联合攻关任务。项目汇聚全院7个相关研究所20多个创新团队,采用“集团作战”的组织方式,近期重点聚焦黄河三角洲盐碱区,并逐步向滨海盐碱区、东北苏打盐碱区拓展辐射。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围绕“场景固化、技术集成、要素集中、协同创新”的总体设计思路,重点解决以下科技问题:盐碱地快速精准识别和种植适用性评价、适应耐盐作物种植的精准化改良和提质增效技术、品种-农艺-工程-产业等衔接配套的盐碱地综合利用解决方案。最终建立盐碱地农业综合利用创新模式,为盐碱地产能提升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的支撑,为我国开展大面积盐碱地改造提供可借鉴的示范样板。
  盐碱地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李玉义介绍,此次的专项将重点聚焦黄河三角洲盐碱区,针对不同类型盐碱地关键技术需求,围绕“优种适土、改土利种”两个维度,以“作物先行、改土为基、生物强化、水分保障、系统集成”为技术实施路径,开展七大技术攻关任务,建设三大技术集成模式。
  着眼于长远目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吴文斌表示,专项近期拟通过三年的科技攻关,建立盐碱地分级精准识别方法,提出盐碱区农林草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突破盐碱地快速改良与培肥增碳、盐碱地土壤养分库容扩增与增效、盐碱地肥力快速提升的生物强化、多水源循环利用与灌排协同精准调控、盐碱地农作物抗盐碱栽培种植管理等关键技术;筛选和培育一批耐盐碱种质资源和优质高产品种,阐明农作物耐盐机理;构建“耐盐碱品种-控盐治碱-培肥扩容-多水源利用-产品深加工”多要素协同的盐碱地农业综合利用和产能提升技术模式,打造样板示范区。
  (据《科技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