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菌棉轮作技术”试验成功 亩产达到300斤以上
文章字数:569
  近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西小王镇景国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棉田里,在一道道遮阳网的罩盖下,簇簇憨肥的赤松茸露出喜人的模样,昭示着由滨州市农科院经过三年研究试验的“菌棉轮作技术”取得成功。
  作为“菌棉轮作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景国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景国高兴地介绍:“试验田去年11月份收完棉花后,把棉花秸秆粉碎还田,把6趟棉秆集中到一趟沟里,然后播上菌种,投入成本少,管理过程简单,今年4月份开始出菇,到再种棉花前采摘完成。”他说:“合作社目前有棉花面积2000亩,棉花单季生产费用高、用工大、收益低,且一年有从11月份到来年4月份土地闲置,实施菌棉轮作后,每亩可增收赤松茸300斤以上,自己对发展这种模式充满希望。”
  据滨州市农科院食用菌科技推广中心食用菌专家苏志坚介绍,赤松茸肉质细嫩,清香可口,营养丰富,近年来备受消费者青睐,每斤市场价达到20元左右。因其具备纯秸秆栽培、适用于露天生长等特点,滨州市农科院将菌棉轮作菌种定位在了赤松茸上。赤松茸菌丝体适宜在气温5至25摄氏度间生长,20至28摄氏度间正常出菇,可秋天栽培,秋春两季收获,正好充分利用棉花生产的闲置期。根据该市实际,在棉花收获后11月份播种赤松茸,上冻前菌丝体可发育完全,经过一个冬季的休眠,第二年3、4月份气温一合适便可出菇高产,可采摘二至三茬,达到一斤棉秆转化半斤赤松茸。
  (据《滨州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