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提高果树空间利用率亩增产率可达到三成
智能补光照出杨梅好﹃钱景﹄
文章字数:657
    精准补光,杨梅早熟

  夜色渐浓,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紫金街道杨坑村丽宏杨梅专业合作社的杨梅大棚内,交替闪现的蓝红光愈发醒目。在近日引进的该区首个杨梅智能补光系统下,一棵棵杨梅树正“沐浴”着符合生长需求的特定光谱,孕育着颗颗丰硕的“共富果”。
  “杨坑村种植杨梅历史悠久,产出的杨梅享有‘莲都之冠’美名。但由于杨梅尤其东魁杨梅成熟期正值梅雨季节,缺少阳光滋养,大量落果,导致采收率低、品质不高,市场上杨梅集中上市,均对当地的杨梅产业跃升造成影响。”莲都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敬斐说。
  为此,莲都区农业农村局从去年开始在该村开展“杨梅设施促成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在山地里搭建起了5亩智慧大棚。
  “这个技术太厉害了!不仅采摘期提前20天左右,棚里的落果率降低了25%,精品果率提高了45%以上,实现亩产量翻番,亩产值也从原来的1万元提高到5万元。”丽宏杨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阙金荣算了这笔账后,非常认可这项新技术,他决定,今年将合作社杨梅设施大棚面积扩增至30亩,连片规模达到全市最大。
  大棚不再是平原地区的“专利”,山区地带也“好风借力”成沃土。借着杨坑村杨梅产业发展飞涨势头,莲都乘胜追击,以全面实施农业“双强行动”为契机,联合四维生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在原有的杨梅大棚基础上安装“杨梅智能补光系统”。
  “现在的智能补光可以消除弱光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高果树空间利用率。项目实施后将对产量、品质、采收时间等产生明显促进效益,预计亩增产率可以达到30%。”张敬斐介绍,智慧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共富的空间进一步拓宽。(据《丽水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