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留学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研二学生吴双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工作。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研二学生吴双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工作。
仅仅2年以前,对哈萨克斯坦姑娘吴双而言,中国还只是课本和网络中一个颇有些神秘色彩的东方国度。2年之后的今天,她汉语说得很溜,可以熟练地使用筷子,心情好时,嘴里哼唱的总是中国歌曲《甜蜜蜜》。
“真的很奇妙!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2年前,我还一句汉语都不会讲,现在朋友们都说,我已经快成了半个中国人了!”这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的研二学生,说起话来满脸微笑,眉眼上扬,“是‘一带一路’倡议让我和中国结下了神奇的缘分”。
2017年,从哈萨克斯坦赛富林农业技术大学本科毕业的吴双,面临去何处深造的选择,她决定到中国看一看。吴双说,从新闻中,她得知中国发展得很快,学习汉语也会很有前途。‘一带一路’倡议,我的母校和西农大之间建立起了合作关系。中国西北地区和哈萨克斯坦的气候条件很相似,西农大的旱作农业科研水平在中国也属于顶尖。”在家人的支持下,吴双申请了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来到中国学习。吴双性格开朗,她还计划着继续在中国读博士,今后从事中哈农业交流方面的工作。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和吴双一样,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位于陕西杨凌的西农大学习。西农大国际学院副院长王玉环说,近年来,学校先后招收培养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千余人,其中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生源占到45%。
27岁的巴基斯坦留学生孔昊,与中国的缘分开始得更早。2015年,他来到四川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8年毕业后到西农大读博士。最近,他正计划到杨凌周边的农村进行调查研究,为博士论文积累资料。
“我在做中巴农业比较研究,希望学习中国在解决粮食问题和发展农村经济方面的经验。”孔昊说,在巴基斯坦国内,很多人对“一带一路”倡议很感兴趣,认为这将有力促进中巴之间的科技与经济交流。(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