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腰上的油茶幼林中,套以山稻,每到收获时节,景象大好。近年来,在浙江多个地方,几百岁高龄的山稻却又开始重新绽放光芒,从云贵川一带,它是如何跨越千山万水,在浙江落户?
远赴深山寻山稻 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油茶在推广的同时,除去3000多亩油茶幼林,林间空闲土地面积竟有八成之多。如何利用空闲土地,浙江省林业科学院的山稻研究团队研究员钱华想到了套种山稻。
耐瘠耐旱的山稻,正是套种的最佳选择,钱华带领团队远赴西双版纳基诺族居住区,在中缅边境的一处山林中,找到了山稻,又在贵州、四川、福建等山区,共收集到20多个山稻品种。研究团队对山稻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经测定,发现发芽率高于95%的品种有15个。
五年选育初结成果 “与旱稻不同,山稻无需水层,耐旱性、耐瘠性、抗逆性均十分突出。”钱华分析原因主要在根系和叶子之上,“山稻的根系十分发达,入地深度可达40厘米,能有效吸收水分;其叶子的细胞液浓度较高,耐旱能力强,即使受旱,也能快速恢复生长。”
试种发现,种植山稻十分简便。生长过程中只需施3次肥,即可满足需肥量;除草则用覆膜技术,效果显著、成本低廉;由于山稻野生抗性强,全程几乎无需打药。试种当年,每亩收成就有300多斤,如今经过5年试种,已初步选育出“百灵谷18号”和“百灵谷5号”二个品种作为主推品种,正进入品种审定阶段。
山稻推广需克服“拦路虎” 选育出来的几个山稻品种,都可谓当家花旦,但山稻若要大面积推广,有两只“拦路虎”需克服。
首先,种植技术有待完善和规范。山稻种植由于时间紧、气温低等原因,一些新种植户没有及时播种和施足基肥,苗期生长和后期抽穗、灌浆受到一定影响;管理条件好坏对山稻影响较大,另外还有有机肥的质量选择、鸟兽害防护问题等。
其次是米质的问题。从收集来的山稻品种看,品种主要为籼型和糯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高端大米层出不穷,就口感而言,山稻难有优势,米质改良速度亟需加快。
“油茶+山稻”的务作方式给农民带来可观收益,未来在克服重重困难的基础上,套种模式定会实现产业化、品质化发展。(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