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胡海飞 王军
9月9日至12日,由杨凌农科培训服务中心承办的“丹凤县2025年学用贯通综合提升培训班”,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及眉县、扶风等地开展实训观摩、专家授课及农民技术职称培训考试等活动。
本期培训班由丹凤县农民科技教育信息中心组织,40名学员为丹凤县从事葡萄种植、加工及食用菌生产的农民、家庭农场主,以及返乡创业“新农人”。培训坚持“学用结合、双向贯通、重在实效”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推动传统农业向新产业、新业态转型,辐射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在4天的培训中,杨凌农科培训服务中心精心规划行程,组织学员前往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中心、杨凌农业科技专家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教稼名人馆,及杨凌金惠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扶风县退伍老兵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观摩学习。学员深入了解各基地设施农业、猕猴桃、食用菌、葡萄、中药材种植等产业的现代化与智能化发展现状,学习先进种植管理技术,交流品牌化运营经验。
培训还依托区内高校资源,特邀陕西省苹果技术体系产业战略与信息岗位专家、杨凌示范区科技特派员、包扶专家、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教授马志峰,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头雁”导师团成员杜双田授课,强化学员技能与理论基础,为农民技术职称考试奠定基础。
学员们感触颇深,纷纷表示培训开拓了视野、拓展了思维,提升了理论水平与生产技能,回去后将学以致用,争做丹凤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
丹凤县水杂果种植指导员、县农科教中心学用贯通葡萄酒班帮扶指导员赵亚州表示,今后会运用所学新理念、新技术,发展立体种植养殖业,助力农户致富。
丹凤县农民科技教育信息中心主任王卫东介绍,本期培训是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的收官培训。该项目自2024年8月实施,至2025年9月累计培训学员106人,外出研学5次,为葡萄酒、食用菌产业培育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带头人,夯实了产业基础。
据悉,通过项目实施与培训模式创新,丹凤县已培养大批“新农人”。他们主动带头创业,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经营占比超40%,还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葡萄酒产业实现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形成“三庄三厂万吨万亩”规模,年综合产值10亿元;食用菌生产规模2000万袋,总产量1.9万吨,出口创汇4000万元……“新农人”形成“培育—创业—带动”的人才振兴闭环,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坚力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