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果实流胶是由李小食心虫为害所致,李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小食心虫属,是果树主要蛀果害虫之一。早期危害幼果,致使果实提早脱落;后期果实被害后,果内充满虫粪,俗称“豆沙馅”,失去商品价值。李小食心虫在各地发生的时间受气温、降雨等气候因素影响较大,一般一年发生2—3代,且世代重叠,没有确切的防治时间节点,防治比较困难。
生物措施:利用成虫的趋光性,果园安装频振式灭虫灯,诱杀成虫。刮除树上的翘皮,可消灭越冬幼虫。在其脱果前,及时摘除全部受害杏果,在果园中设置糖醋液(红糖:醋:白酒:水=1:4:1:16)加少量敌百虫,盛于容器中,挂在树上,诱集成虫取食,将其杀死。果园释放赤眼蜂,利用天敌控制田间虫口数量;或利用性诱剂诱杀成虫。
化学防治:(1)土壤处理。李小食心虫出土前用或70%吡虫啉乳油0.225克/平方米,或100亿/克球孢白僵菌1克/平方米处理土壤。(2)在害虫低龄幼虫期使用,用2%阿维苏云金可湿性粉剂30—40克/亩,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或1%甲维苏云金可湿性粉剂25—35克/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吴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