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用“AI”种地 让农场自己“动”起来
文章字数:401
  “咱们在辛口镇的加名农场开始试种黄瓜了,AI帮我们计算并设定了相关参数,后续我们根据生产情况及时调整。”天津由合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崧和团队正根据智能水肥管理平台和环境控制平台上关于棚室温湿度、灌溉水Ec值(电导率)和pH值(酸碱度)、灌溉量、肥料种类用量等关键数据的实时变化,分析作物生长情况,及时做出相应对策。
  “现代农业更多是通过各类传感器收集云端数据,包括开始利用AI的一些算法分析,这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孙崧拿出手机打开App,公司位于西青区辛口镇的加名农场内,15座大棚内无土栽培的草莓、西红柿即时生长情况一目了然。
  “整个园区全部是无土栽培,通过数据实时情况来指导种植,真正达到数字化精准灌溉。”大棚内,一行行半基质栽培的草莓整齐排列,悬挂于棚内的袋装二氧化碳适时促进作物进行光合作用。“让农场自己运行起来”,目前,农场内除了摘果期外,基本只需要两名农民即可完成日常维护运行。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