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AI赋能农业数智化助推单产提升20倍
文章字数:99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农业发展方式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提高劳动生产率守护“大国粮仓”成为迫在眉睫的需求。
  然而,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农业数智化转变正在提速。在近期的实践中,数智化应用在“鱼菜共生”、数字化渔业养殖等领域,分别实现了农作物亩产量10—20倍的提升。
  农业生产数智化提升显著
  近年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农业持续赋能,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主任韩旭向记者公布了一组数据,“我们在重庆建设的鱼菜共生项目将畜牧业和种植业有效地结合了起来。鱼类的单产提高了20倍,蔬菜的单产提高了10倍,而且人均管理面积提高了10倍”。
  目前,这种“鱼菜共生”的工厂已经在多地实践。记者了解到,当前已经有企业公开销售“鱼菜共生”所需的设备和技术,该技术正在向产业化方向迈进。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主任李道亮向记者介绍:“我们进行数字化养鱼,在相同面积下,我们的产量是普通鱼塘的5倍以上,且实现了绿色养殖,水体保持清澈。”据了解,传统的养鱼方式是一亩地养一吨鱼,也就是一立方米水体养一条鱼,李道亮告诉记者:“通过改进养殖工艺,加强了底排污和尾水处理能力,从而实现了养殖的设施化、作业的装备化、装备的数字化以及管控的智能化。”
  以小切口探索推进大发展
  随着农业智能化水平的逐步提升,也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目前,中国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产量和消费都在世界排名第一。通过农业数智化建设,一个人可以管理1000亩池塘,这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也降低了劳动强度。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AI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多种农业作业。据了解,AI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等数据,提供精准的农田管理建议,如灌溉、施肥计划,以及最佳的播种时间、肥料用量等,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地利用效率。AI驱动的农业机械和无人机能够自动化执行播种、施肥、灌溉、收割以及植保喷洒等农业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精度,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基于AI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培训AI应用人才已经被写入日程。
  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副主任王清向记者介绍,今年该中心做了一个电商人才公益大培训,以一个县来发动农民,来参与学习AI技术,目前举办了4期,有500名学员,覆盖了11个省。
  “当前AI已来,农业应先行先试。在农业国际贸易中,AI是翼翅,以小切口促进大发展,只有低成本才能获得大收益。”他对此补充说。 (据光明网)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