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陕西洛川
解锁苹果“芯”IP
文章字数:1037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朝阳 耿苏强 李泉林 王宇飞
    马锋旺(左一)向采访团介绍试验站新品种选育情况。

  在传统种管模式下,苹果园高投入与低回报的反差一度重创果农信心。苹果产业整体遇冷时,陕西洛川为何能脱颖而出,让苹果成为带动果农增收的“金果子”?
  6月26日,2025年“走出杨凌看示范”全媒体采访活动走进陕西省洛川苹果试验站,见证科技赋能下的现代化果园焕发出的强劲活力。
  从普通“务工人”到“土专家”,洛川县交口河镇北安善村果农李育宏深谙:唯有将前沿理念与先进技术融入果园管理,才能种出高品质苹果。在他新建的六亩秦脆果园里,密植的苹果树整齐划一。自2016年起,他便追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马锋旺在试验站钻研苹果种植。如今,李育宏不仅是种植能手,更成为当地“田间讲师”。“专家全程指导让产业发生质变。”他说。现在,他不仅管理自家果园,还托管200多亩果园,总结出“精细化管理、修剪、施肥、用药”的“四精”管护模式。
  同样在洛川县石头镇背固村,果农崔卫东因卖苹果成为“网红”。五年前,他在试验站学习后,淘汰老品种改种“秦脆”,次年五亩果园套袋8000个,收入4万元。“好品质带来好口碑。”如今,他家80%的“秦脆”苹果通过网销走向全国。像李育宏、崔卫东这样的果农在洛川比比皆是,他们靠先进技术让小苹果撑起致富梦。
  “洛川苹果”金字招牌下,新品种不仅富了果农,也让企业受益。洛川科盛农业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习张喜介绍,公司以技术托管为抓手,与专家团队合作,为果农提供技术支撑。
  201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延安市政府共建洛川苹果试验站,聚焦产业难题开展科研攻关、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多项成果为产业升级注入动能。马锋旺表示,示范引领在技术推广中至关重要,试验站每年接待大量参观者,既是认可,也承载着产业期望。
  建站以来,专家团队扎根一线,培育出13个自主知识产权苹果新品种,全国推广超40万亩;采用大苗矮化密植技术,实现“第二年见果,第三年丰产”;结合抗寒品种培育,将种植区域向北拓展200多公里……
  如今在延安,马锋旺团队正推行差异化栽培模式:根据县域条件推广适宜品种,“五新”发展理念(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主体、新装备)已在黄陵苹果示范基地见效。五年前,黄陵县基地联合企业融合“五新”与“秦脆”品种,推动产业升级。“这为延安苹果种植提供了可复制样本。”企业负责人李兴年说。
  “通过示范带动,黄陵县升级改造果园5.6万余亩,‘秦脆’占一半以上。”马锋旺介绍。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正是试验站以示范带动产业发展的生动答卷。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