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陕西榆林:水肥一体化为庄稼解“渴”
文章字数:1108
  姬洲僕 李小强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符金壮
    查看节水设备。



  入春以来,陕西省榆林市有效降雨偏少,出现春旱天气。为确保春季农业生产,榆林市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及时印发抗旱保粮方案和技术指导意见,并联合水利、电力等部门组成12支技术指导服务队伍,在五一假期深入各县市区开展抗旱保粮指导工作。
  水肥一体,高效推进春播春种
  5月2日,记者跟随抗旱保粮指导服务队走进榆林市横山区响水镇响水村看到,高位蓄水池正在开足马力蓄水,随时准备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对农田进行灌溉。山腰的农田里,气吸式智能播种机来回穿梭,一边将玉米种子精准播撒进翻松的土壤,一边铺设黑色滴灌带,为刚入土的种子编织起节水保墒的“生命网”。山脚下,已完成播种的农田中,滴灌带输送的细流正缓缓滋润着干涸的土地。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提升了土地肥力,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更为黄土高原地区破解干旱缺水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高效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横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郭宏强介绍道:“今年全区计划种植玉米14万亩,其中10万亩采用滴灌补水的灌溉方式。按照当前播种、施肥和滴灌一体推进的工作模式,预计5月中旬就能完成全区玉米播种任务。”
  加大输水,守牢灌溉保供防线
  在水源保障方面,王圪堵水库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座总库容3.89亿立方米的水库,年均向无定河下游抗旱补水超1亿立方米,为榆林中心城区、榆横工业区、绥德、米脂及沿线多个乡镇近200万人口供水。近期该水库正在不断增加输水量,通过东、南、西三条输水线路,最大限度地满足沿线农业灌溉和居民用水需求。
  “目前我们根据下游灌溉需水量,已经把下泄流量从3.8立方米每秒提升到7.67立方米每秒。今后我们还要根据下游旱情发展情况逐步加大下泄流量,来保证下游20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王圪堵水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高耀东说。
  此外,横山区还对历年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和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的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修调试,确保正常使用。同时组织清淤疏浚定惠渠等传统灌溉渠,优先保障已播种田块灌溉需求。并督促三条国营灌溉渠建立轮灌制度,确保灌区不受旱季影响。加强气象预警服务,及时启动气象联合会商研判和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抗旱信息发布绿色通道,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助力农业抗旱减灾。
  “目前,我们已对横山区的旱情趋势进行了研判,并制定了抗旱工作方案。通过这几天的实地查看,大部分耕地干土层在5至7公分左右,局部在10公分左右,墒情不足。我们将督促当地有关单位采取覆膜、探墒穴播、滴灌补水、加施保水剂等措施,水利、电力密切配合,全力完成春播任务。只要我们上下齐心协力,决心不减,措施得力,一定能克服春旱,赢得抗旱保粮这场硬仗。”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李军说。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