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仿山镇邵堂村黄粉虫养殖基地,大棚里陈列着整齐的生产架,上面规整码放着一排排约10厘米高的养殖箱。伴随着金黄透亮的黄粉虫蠕动时所发出的沙沙声,温热的麦糠气息扑面而来。该棚养殖户杜杰养了8000多盒黄粉虫,月可产干虫五六吨,年利润接近20万元。
黄粉虫,又称“面包虫”,因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和饲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用邵堂村村委会主任邵先法的话来说,“黄粉虫身上没有一点要舍弃的地方。”
邵先法解释,黄粉虫活体虫可以作为饲料出售,加工以后的干虫可以用于食品工业、饲料业等,价格在低谷时也接近每吨2.1万元;褪下的虫皮可以饲喂家禽;甚至粪便虫砂都富含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是价廉高效的生物有机肥。可以说,不起眼的小虫子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们村的基地所在位置,以前是废弃的蔬菜大棚,现在实现了高效利用。”邵先法说,邵堂村的大象生态黄粉虫养殖基地,引进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采用标准化养殖流程,确保黄粉虫的品质和产量。
目前,仿山镇的黄粉虫经过烘干、筛选、包装,已达到食品级标准,获得了美国“FDA”认证;饲用、食用黄粉虫部分以自产农产品类别销售,在国内主要销往青岛、泰安等地;2023年,搭乘“一带一路”快车,实现向韩国等国家销售黄粉虫干虫,全产业链产值达2.3亿元。 (据《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