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一种常发病害,小麦抽穗期遇到阴雨天气易流行危害,引起大量“白穗”,从而造成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重在预防,抓住关键防治窗口期,主动出击,见花打药,遇雨补防,严防病害暴发流行。
抓住关键时期。小麦抽穗至扬花期是预防赤霉病的关键时期,小麦齐穗即见花,因此,齐穗至扬花初期是最佳防治窗口期。如果天气预报显示抽穗扬花期有阴雨,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小麦破口抽穗期,并于齐穗至扬花初期再防治一次。如果施药后6小时内遇到降雨,雨后应抢抓晴好天气,立即补防一次。
选对防治药剂。防治药剂要更新换代,选用丙硫菌唑、丙硫菌唑・戊唑醇、氰烯菌酯・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丙唑・戊唑醇等高效药剂。
用足药剂用量。药剂每亩有效用量12克以上,例如40%丙硫菌唑・戊唑醇商品亩用量30克以上,也可按药剂标签推荐用量的上限用药,否则会刺激毒素产生,影响小麦品质。
高效施药。植保无人机飞防应添加助剂和沉降剂,每亩用水量2升以上,合理设定雾滴密度、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作业参数。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每亩用水量20升以上。可结合穗期实施“一喷三防”工作,将上述选用的杀菌剂与高氯・噻虫嗪等杀虫剂及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等混配后,一次施药,实现防病治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增粒重的目的。在规模化统防统治区域施药,要根据小麦抽穗扬花时间提前做好作业规划。 (王亚红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