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茬蔬菜进入生长后期,植株长势逐渐衰弱,果实品质和产量也呈下滑趋势。为了促进最后两三穗果(瓜)顺利膨果和转色,建议加强管理,协调好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避免蔬菜出现早衰,降低种植效益。
交替全面施肥不要忽视生长后期施肥
大量元素氮磷钾是蔬菜的“主食”,虽然生长后期养分需求量降低,但依然是促进果实生长及膨大不可或缺的养分。此外,处于生长后期的蔬菜生殖生长偏弱,如果只注重冲施高钾型水溶肥,会造成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导致蔬菜早衰,果实发育也会受到制约,从而出现畸形花、果。因此,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既要平衡施用,又要适量施用。
如番茄、茄子等茄果类蔬菜钾肥需求量大,在生长后期要高钾型肥料与高氮型肥料交替使用,膨果和壮棵同时进行,保证养分均衡,延长植株采摘期,以达到中后期持续高产、稳产的目的。像黄瓜、丝瓜等瓜类蔬菜,对氮磷钾相对均衡,但果实膨大期植株对钾肥的需求量增多,所以要平衡型肥料与高钾型肥料配合施用,可以两次平衡型肥料配合一次高钾型肥料。
春季天气变化大,遇到连续不良天气时不方便冲肥,这时可选用叶面喷施全营养型叶面肥加以辅助补充营养,让养分迅速通过叶片进入植物体,解决养分不足的问题。
蔬菜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虽然不多,但是必不可少。有人认为,已经到了生长后期,不用再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了。其实不然,无论哪个时期,植株生长都离不开中微量元素。若不及时补充,蔬菜很容易出现黄头黄叶、干尖烂头、脐腐等现象,降低产量和品质。
此期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是通过冲施和叶面喷施。对于需求量较大的钙、镁,可随大量元素水溶肥一起冲施,注意选择螯合态钙、镁(如糖醇钙、氨基酸钙等),利于植株吸收利用。微量元素一般通过叶面喷施来补充,在开花前后及果实生长期间,对硼、锌、铁等微量元素比较敏感,及时补充富含硼、钙、锌等元素的叶面肥有利于花芽分化,促进开花坐果,保证后期产量。喷施时注重植株的幼嫩部位,或者中上部叶片,同时重点喷施幼果,一般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在预防植株早衰方面,功能型肥料必不可少。例如,硅肥或含硅等有益元素的肥料,可以养土排毒。富含活菌的微生物菌剂,如能够抑制连作障碍产生的致病菌增殖的乳酸菌;专门抑制根结线虫的放线菌、淡紫拟青霉等,对土壤进行“解毒”和“保健”,调控和维护土壤的健康质量,达到防治和减少土壤中有害微生物菌对植株进行侵害,避免土传病害发生。同时,有益微生物菌在生存繁殖过程中,通过代谢活动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以及分泌有机酸等有助于形成团粒结构,打破土壤板结,促进腐殖酸和腐殖质生成,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所以,当蔬菜进入生长后期,追肥时将化学肥料与功能型肥料交替使用,并坚持施用,对植株促壮及延缓早衰具有很好的作用。
留果莫盲目 让植株保持持续坐果能力
进入生长后期的植株,本身长势就逐渐衰弱,并不适合多留果,但有的人习惯根据菜价进行留果。当菜价较低时,往往不投入过多的精力进行管理,而当价格回升时,又想快速增加产量,提高种植效益,于是见花就点,见果就留,这样盲目留果,让植株处于一种超负荷运作状态,植株整体营养入不敷出,时间久了,就会提前出现早衰,表现出生长迟缓、坐果少、畸形果多等问题。所以说,想要植株保持一定的持续坐果能力,就不能贪图在某一时间段留果数量过多,否则会导致植株结果能力下降,当遇到蔬菜高价期,反而拿不出产量。
灵活调整留果方式。后期留果时,要结合植株长势,确保留果后,植株能合成足够有机营养来供应果实。还可以通过留果数量及采摘时间,来调节植株长势情况。例如,对于长势正常的黄瓜,有人在黄瓜生长后期采用留回头瓜拿产量的方法,即先打头再留回头瓜。具体做法是:黄瓜生长后期,在留回头瓜之前,先将生长点打掉。为了减少消耗,适当将生长点20—30厘米的细茎小叶摘除,以便于积累营养促生侧蔓。此外,有的人会结合市场和季节不同,采取不同留果方式,例如番茄生长前期采取主枝结果的方式,当番茄进入生长后期时,采取主侧枝同步进行的方式,增加整体产量,即当主枝果实最小的膨大至鸡蛋大时,分别从两个主枝的中上部选取1—2个长势健壮的侧枝进行留果,提高后期番茄产量。
疏除畸形果,减轻植株负担。发现小果、畸形果要及时疏除,尽量留精品果,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促进植株的茎蔓生长。长势正常的植株,建议在点(蘸)花时,尽量选择好花,花少时可适当多点花,但是待果实坐住后,一定要根据植株长势合理留果,保证精品果率,长势偏弱的植株,应少点(蘸)花。若植株已经出现早衰迹象,应暂时停止点花或蘸花,并将植株上的雌花和雄花尽量疏除,减少养分消耗,使叶片制造的营养集中供应植株营养生长,促进植株长势恢复,然后再进行正常留果。
蔬菜植株健壮 要制造适宜生长环境
适宜的棚室环境是植株健壮生长的基础,特别是蔬菜进入生长后期,植株长势衰退,管理中更要加强棚室环境,为植株生长“保驾护航”。
晴好天气防高温。晴好天气时,中午前后棚内温度能达到35℃左右,不利于蔬菜正常生长,可在上午11点至下午2点覆盖遮阳网,但不要覆盖时间过长,以免影响蔬菜正常的光合作用。夜间温度高,呼吸作用旺盛,会消耗过多的光合产物,造成叶片黄、茎秆细长。因此,管理上除了降低日温外,还要适当控制夜温,将光合产物的消耗降到最低。
连阴天气防弱光。连阴天要及时撤下遮阳网,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强度,避免弱光使得光合产物合成少而造成植株长势弱。连阴天过后天气转晴,植株易发生萎蔫,直接原因就是水分的散失大于吸收。因晴天后温度升高快,尤其是出现超过35℃的高温,棚内空气湿度迅速变小,使细嫩的生长点经不住高温,水分短时蒸发,引起烂头。因此,连阴天转晴后,建议及时覆盖遮阳网,降低棚内光照强度,使植株有一个缓慢适应的过程。
雨天防高湿。及时收看天气预报,预报雨量不大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关闭通风口;当预报有大雨时,可在大雨来临前关闭风口,切莫过早关闭。当大雨结束后要马上拉开所有通风口,以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减少营养消耗,避免棚内湿度大引起病害发生。
(本版稿件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董文兰 参考《北方蔬菜报》、全国农技推广网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