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在农科城 看种业“芯”突破 农田“智”变奏
文章字数:1500
      采访团在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基地参观。

  四月的陕西杨凌,麦浪翻涌如翠,科技与田野在此交融共生。在这里,实验室的基因密码与温室的数字指令协同跳动,田间地头的丰收喜悦与工厂车间的价值跃升交相辉映——杨凌,正以“顶天立地”的姿态,谱写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育种革新 打造中国“种业硅谷”
  先正达集团杨凌技术中心自2019年启动建设以来,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商业化育种创新平台。“这里一年可完成4-5代玉米种植,配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除草剂性状的导入效率提升了25%。”先正达集团杨凌技术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自2022年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西北中心在此揭牌后,先正达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推动生物育种技术的高效研发与应用,将数字化育种技术推向田间,助力农民增产增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先正达集团杨凌技术中心不远处的陕西省农作物种子繁育加工基地项目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工作。这座由杨凌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西北最大种业设施项目,即将在今年6月竣工投产。
  该项目集成农业农村部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高端科研资源,投产后可实现年生产种子2800余万公斤,推广面积超1170万亩,为陕西乃至全国种业自主创新提供核心支撑。
  智慧种植 解锁现代农业“密码”
  在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圣女果栽植区,无土栽培的圣女果仿佛挂在空中的“红灯笼”。这里采用荷兰吊挂式无土栽培模式,种植无限生长型小果番茄。这种栽培模式优势显著,番茄生长势强,抗早衰能力突出,每串果实数量在12—16粒之间,大小均匀,圆润饱满。
  在奶油生菜育苗和种植区域,一套现代化的种植流程映入眼帘:育好的幼苗被放置在传送带,移栽机精准地将幼苗自动放进种植池,随后依托自动助推单元,种苗从北边缓缓被推至南边……从种植到采收,整个过程仅需30天,全程实现自动化,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智慧农业的“黑科技”不止于此。带着“火龙果不是长在南方吗?北方怎么也能种得这么好?”的疑问,采访团走进了陕西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基地,只见连片设施大棚内,火龙果苗正舒展着厚实的翠绿枝条,呈现出盎然生机。
  “实现‘南果北种’的关键在于设施农业技术创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火龙果产业研发中心主任牛永浩介绍。在种植过程中,团队不断优化设施,探索出拱棚双膜、拱棚三层膜,创新出不用覆盖棉被的大棚保温栽培技术。目前这些技术已在北方多个省市推广应用。
  在杨凌以为农业科技公司的番茄种植基地,走进椰糠无土栽培温室,一排排番茄植株整齐排列,番茄秧高高挂在架子上,藤蔓缠绕,郁郁葱葱。
  现代农业离不开大数据支撑。杨凌以为农业科技公司通过采用以色列温室栽培的环境控制软硬件,对温度、湿度、风速、二氧化碳、光照及水肥一体化等因素进行全过程电脑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生物制造 引领食品“高值化”
  在陕西海斯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展厅内,一瓶瓶金黄色的藻油DHA在灯光下晶莹剔透。作为国内功能性食品配料龙头,海斯夫凭借生物合成技术,将香兰素、维生素E等产品卖到海外,年出口创汇超4000万美元。
  聚焦生物制造现代行业,海斯夫生物拥有授权专利43项,并形成了完整的技术链路。公司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沉淀,重点突破了生物制造核心工业酶与菌种等“生物芯片”技术,构建了生物数据计算、智能发酵等先进的高通量检测筛选技术与装置平台,实现多种功能食品原料的生物制造技术生产。
  在杨凌示范区,从种业研发到智慧种植,再到食品深加工,一条“科技+农业”的全产业链已然形成。
  当省部共建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自贸试验区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杨凌示范区锚定“创新为天、实践为地”的发展理念,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征程中,奋力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据群众新闻)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