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地下害虫难发现正确认知早防范
核心提示:地下害虫幼虫成虫习性大不同,应全面了解
文章字数:2228
  

  地下害虫种类很多,单就棚室蔬菜来说,发生较多的主要有地蛆、韭蛆、蝼蛄等。随着气温升高,这些地下害虫开始向地表活动。要想防范地下害虫,就应首先了解它们。
  地蛆
  生活习性:地蛆是对侵害农作物和蔬菜地下部分的花蝇科幼虫的统称,又称根蛆。幼虫尾部钝圆,呈乳白色;蛹红褐色或黄褐色;成虫为小形蝇类,翅暗黄色,静止时,两翅放在背面盖住腹部末端。北方地区,地蛆一般一年发生3—6代,以蛹在茎基部、地表浅土层或未腐熟粪肥中越冬。
  侵害症状:蛹孵化后,幼虫钻入蔬菜根系或幼茎、心叶等幼嫩部位。成虫(蝇)一般不会直接咬食蔬菜,它们将卵产在茎周地表或心叶、叶腋间,也有的产在粪肥中,之后化为蛹,继续越冬,最终完成一个世代。成虫活跃易动,喜聚于臭味重、未完全腐熟的粪肥上,早晨和夜间温度低时隐匿于土缝中,春季发生数量多。
  地老虎
  生活习性:地老虎又叫切根虫、夜盗虫。地老虎幼虫一般分为6龄,1—2龄幼虫大多集中在嫩叶或心叶上,咬成小米粒大小的孔洞,留下表皮如窗纸;3龄后昼间潜伏在表土中,夜间出来活动,将叶片吃成黄豆大的孔洞,动作敏捷、性残暴,能自相残杀;4龄幼虫可咬断幼苗基部嫩茎,并可将断苗拖入穴中;5—6龄暴食期,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的95%。老熟幼虫有假死习性,受惊缩成环形。地老虎喜温暖潮湿的条件,最适发育温度为13℃—25℃。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好、保水性强的壤土、黏壤土、沙壤土均适于小地老虎的发生。
  侵害症状:地老虎为多食性害虫,在蔬菜上主要咬食茄果类、马铃薯、豆类等作物幼苗。幼虫将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常造成缺苗断垄。
  蛴螬
  生活习性: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广泛分布于农田中,是地下害虫中最具破坏性的一类。它们主要以植物的根系为食,导致作物缺苗断垄,严重时甚至导致植株死亡。蛴螬一般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于5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6—7月份是其发生盛期。蛴螬具有昼伏夜出性、假死性和趋光性,并对未腐熟的粪肥有强烈趋性。幼虫具有喜湿性、初孵幼虫先取食土壤中的有机质,后取食幼苗根系。3龄后进入暴食期,往往把根茎咬断吃光后再转移。春秋季发生较重,且多发生在土壤疏松、肥多的地块。
  侵害症状:蛴螬的生态习性决定了它们对农作物的侵害方式,主要在土壤中活动,取食植物的根系,导致作物缺苗断垄。蛴螬侵害作物的主要症状包括植株生长受阻、叶片发黄、果实发育不良等。蛴螬不仅直接影响作物生长,还会通过伤口引入病菌,导致病害发生。
  蝼蛄
  生活习性:蝼蛄是最活跃的地下害虫之一。常生活在地下,能够在湿土中钻探达15—20厘米深度。蝼蛄的前足适应于铲土,身体呈圆柱形,头部尖细,体表覆盖着绒状细毛。这些昆虫在夜间出洞活动,但产卵管并不突出,通常在土穴内产卵,并会在穴内放置植物作为若虫的食物。
  蝼蛄昼伏夜出,以夜间9—11时活动最盛,特别在气温高、湿度大、闷热的夜晚,大量出土活动。早春或晚秋因气候凉爽,仅在表土层活动,不到地面上,在炎热的中午常潜至深土层。蝼蛄具趋光性,并对香甜物质(如半熟谷子、炒香豆饼、麦麸以及马粪等有机肥)具有强烈趋性,喜松软潮湿的壤土或沙壤土,20厘米表土层含水量20%以上最适宜,小于15%时活动减弱。
  侵害症状:蝼蛄为多食性害虫,偏爱各类蔬菜,尤其对蔬菜苗床和移栽后的菜苗构成严重威胁。它们在土中活动,以刚播下的种子和幼芽为食,或直接咬断幼苗的根、茎部,导致幼苗枯死,受害根部呈现混乱状态。此外,蝼蛄在地下穿行,挖出许多隧道,使幼苗根部透风、土壤分离,进而导致幼苗因缺水而干枯死亡,造成缺苗断垄现象,严重时甚至可能毁种。
  韭蛆
  生活习性:韭蛆是韭菜迟眼蕈蚊的幼虫,是我国特有的蔬菜地下害虫,其典型特点是幼虫具有黑亮的黑头,因此又称黑头蛆。蛹长椭圆形,无光泽。成虫黑色或黑褐色,头部小,身体长度也就是日常所见蚊子的1/4,是韭菜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主要咬食葱、韭和食用菌,常导致根茎腐烂成片死亡。
  北方一年发生3—4代,3月份以前幼虫在韭根内或3—4厘米的土层中越冬,3月下旬化蛹,4—5月羽化为成虫。幼虫主要集中在5厘米以上土层中,一代历时35天左右,它的发育早晚、活动强弱与温度、湿度相关,成虫喜阴湿、弱光环境,有趋光性。
  侵害症状:韭蛆喜欢韭菜的辛辣味,特别喜欢腐臭环境,若使用了没有腐熟的农家肥,就为韭蛆滋生提供了一个舒适温床,幼虫孵化后,常聚集在蔬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引起幼茎腐烂,使韭菜叶枯萎至腐烂而死,严重的造成韭菜植株死亡。
  鸡虱子
  生活习性:鸡虱子是一种跳蚤类昆虫,是以鸟类和家禽为寄主、以血液为食物的寄生虫。它们繁殖能力强,一年可产卵多达10次,每次可产卵100个以上,孵化后只需10天左右即可成虫。
  侵害症状:如果大棚内用了未经过彻底腐熟的粪肥,大概率会导致鸡虱子在棚内暴发。
  金针虫
  生活习性:金针虫体长8—9毫米或14—18毫米,依种类而异。金针虫第1年、第2年以幼虫越冬,第3年以成虫越冬。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成虫的盛发期(各地发生时间略有不同),因为雌成虫没有趋光性而雄成虫有趋光性,所以利用灯光只能诱杀到雄成虫。4月也是幼虫的发生盛期,夏季温度高,金针虫向土壤深层移动,等到秋季又重新出土。
  侵害症状:金针虫是多食性地下害虫,寄主非常多,不仅咬食粮食作物和蔬菜,就连葡萄等果树也不放过。金针虫的幼虫主要侵害幼苗和幼芽,能咬断刚出土的幼苗造成缺苗断垄,也能钻入植株根茎部取食,被害部位多不整齐,呈丝状;成虫会咬食植物的嫩叶。
  (本版稿件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董文兰参考《北方蔬菜报》、全国农技推广网等整理)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