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耐盐碱红麻新品种 “中杂红2002”育成
将红麻耐盐能力提高20%,实现了红麻在中重度盐碱地中高产高效种植
文章字数:903
    近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东营利津县盐碱地试验示范基地试种的15亩红麻新品种喜获丰收。专家现场测产数据显示,在含盐量为0.6%以内的地块,红麻生皮亩产达到325公斤,生物质亩产达到810公斤,亩收入达到1500元左右。该成果标志着通过以种适地的盐碱地改良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推广盐碱地红麻种植,不仅能为当地农民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也为盐碱地综合治理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据了解,利津县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盐碱地面积广阔,其盐碱地土壤具有高盐、高碱、有机质含量低的特点。部分盐碱地的含盐量甚至超过1%,属于重度盐碱地范畴。这样的土壤条件给农作物的生长形成了严峻挑战。然而,面对这一困境,依托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利津县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和培育耐盐碱作物品种,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盐碱地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水平。
  红麻作为一种适应性强的作物,在盐碱地上展现出了良好的生长性能和产量表现。在利津县的盐碱地改良综合利用示范田里,由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红麻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栾明宝研究员团队培育出的耐盐碱红麻品种“中杂红2002”长势喜人。常规管理下的红麻高达3.0—4.5米,产量和品质均达到了预期目标,证明了利用经济作物红麻进行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可行性。
  目前发现的盐生植物大多数生长缓慢、产量较低、经济价值相对有限。与传统作物相比,红麻在盐碱地上的产量和品质均表现出色,而且红麻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红麻纤维作为天然纤维,备受市场青睐,因其具有吸湿、透气、抑菌、可降解等功能,是优质的轻纺工业原料,常用于纺织麻袋、麻布和地毯底布等;麻秆能造纸、加工成板材和活性炭;嫩茎和叶中蛋白含量高,可作为反刍动物和猪的优良饲料来源之一。栾明宝团队充分利用红麻耐盐碱地特性,通过杂交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育成新品种,进一步将红麻耐盐能力提高20%,实现了红麻在中重度盐碱地中高产高效种植。
  栾明宝表示,此次盐碱地红麻种植的成功,表明利用红麻进行盐碱地综合治理可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振兴。同时,通过充分挖掘红麻耐盐属性,推广红麻造纸、红麻饲料和红麻可降解材料,可发挥红麻在盐碱地治理中的先锋作用。 (据《科技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