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耿苏强 李泉林 苏洪照
董娟娥正在查看药材组培试验苗情。 扫码看视频 7月17日,2024年“走出杨凌看示范”新闻采访团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中药材试验示范站中药材种质资源圃看到,杜仲、丹参、绞股蓝、金银花等中药材长势喜人。组培室里,各种中药材标本让人目不暇接。
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基因测定分析、种子质量测定、水分测定、组培快繁……在这里,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技术团队做大做强中药材“芯片”,为壮大陕西中药材产业提供着科技支撑。
2022年8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安康市联合共建安康市中药材试验示范站,这是该校成立的首个中药材试验示范站,旨在促进形成中药材产业新质生产力,为赋能高质量发展贡献西农智慧。
在中药材组培室,架子上一排排各种中药材的组培苗已生根发芽。“每年这里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野生品种和外地比较名贵的品种进行驯化栽培,并且在驯化过程中观察生长发育规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中药材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董娟娥说,优质种子、种苗是保证中药有效、安全、稳定的基础。
董娟娥说,试验站成立至今,在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构建、生产质量控制、相关系列产品研发、药效成分合成调控、溯源体系建立等6个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先后开展了杜仲、丹参、绞股蓝、金银花、厚朴、五味子等10多个中药材相关研究。
中药材和其它农作物一样,种子是关键。试验站专家技术团队利用种质资源、基因测序和组培室,积极为示范基地提供优质种子种苗。“目前,选育的金银花新品种‘秦花6号’和五味子新品种‘红宝石’累计推广3.3万亩,新增产值约1亿元。”董娟娥说,团队目前已选育出4个杜仲、1个金银花和1个五味子优良品种。
发展中药材,标准化成为关键词。试验站先后建立了道地优势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完成了五味子的快速真伪鉴别方法,研发的五味子专用配方生物肥,使其提高产量50%,建立了优质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制定并发布了6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