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油菜“双密双高多抗” 技术模式获丰收
文章字数:611
  5月20日,从油菜“双密双高多抗”技术模式观摩活动现场传来好消息,在江苏省东台市弶港镇连片种植的200亩“中油杂501”油菜,在苗期和蕾薹期历经多轮雨雪冰冻天气后,丰收在望。经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田间评价,其理论亩产达370.3公斤。
  “中油杂50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历经10年攻关选育而成的优势品种,具有耐密植、高产、高油、多抗特性,区试平均亩产213.11公斤,含油量高达50.38%,平均亩产油量107.35公斤,亩产和亩产油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2.66%和26.93%,且品质优于国际双低标准。
  2023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三年行动。然而,2023年秋播以来,长江中下游油菜主产区经历了苗期暖冬旺长、入冬后断崖式降温、蕾薹期极速升温和再次断崖式降温的考验。此次示范的油菜“双密双高多抗”技术模式,是以“中油杂501”油菜品种为核心,集成高密机械化联合精量播种、油菜全营养缓释配方施肥、精准化控旺促壮、绿色综合防灾减灾、机械分段减损收获等技术。该技术模式有效克服了极端天气对油菜生产的不利影响,表现出冻害发生轻、生长恢复快、产量损失小等突出优势。
  据介绍,2023年秋播以来,以“中油杂501”为核心的油菜“双密双高多抗”技术模式在长江全流域累计推广100万亩以上,以四川彭山为代表的长江上游和以湖北襄阳为代表的长江中游示范片机械化实收亩产分别达到306.7公斤和263.8公斤。“中油杂501”油菜新品种继生产示范创多项高产纪录后,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上也创出佳绩。
  (据《农民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