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 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怡萍——
猕猴桃优质高产夏季防虫很关键
文章字数:2115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谷幸 李煜强

本期专家
    李怡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会农业昆虫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果树、蔬菜、玉米、棉花和食用菌重大害虫的发生规律、成灾机制与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

  夏季是猕猴桃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之一。5月1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怡萍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进行猕猴桃园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时指出,此阶段容易出现椿类、蚧壳虫类、大青叶蝉、棉铃虫等虫害。应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多管齐下,积极开展夏季猕猴桃虫害防治工作。
  绿盲蝽
  绿盲蝽的成虫在5月、7月、9月和10月发生量较大。以若虫和成虫刺吸猕猴桃嫩叶和幼果的汁液。抓住早春至花前的关键时期用药,是提高绿盲蝽防治效果的关键。
  在春季萌芽前在果园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对植株主茎、树缝、枝叉和地面杂草全面喷施;在果树落花后和7、8月喷施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5000倍液、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000-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
  蚧壳虫
  猕猴桃常见的蚧壳虫有桑白蚧和草履蚧等。在5-6月初开始产卵,6月下旬-7月上旬是幼虫出壳的频繁期,这两个时期是防治的关键期。
  5月下旬-6月上旬,蚧壳虫若虫将分散转移,这个时候用药剂防治效果比较有利,可用25%氯氰·辛硫磷、12%高氯·毒死蜱、4.5%高效氯氰菊酯、10%氯氰菊酯、25%高氯·辛硫磷、48%毒死蜱等农药喷洒,或用螺虫乙酯、松脂酸钠、氟啶虫胺腈、高效氯氟氰菊酯、噻嗪酮等加有机硅,间隔5-7天再喷洒一次;或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或18%柠檬烯可溶液剂倍+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喷雾,可杀灭大部分蚧壳虫幼虫。
  茶翅蝽、斑须蝽和麻皮蝽
  危害猕猴桃的蝽类——茶翅蝽、斑须蝽和麻皮蝽,有臭腺,被捕捉时会放出刺鼻臭味。一般在4月下旬出蛰,成虫于6月上旬开始产卵,主要危害期在6月上旬至8月中旬,7月中旬出现当年成虫。
  可以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和趋化性,在其活动盛期人工捕杀或设置糖醋液诱杀;在6月中旬成虫盛发时进行人工捕杀和摘除卵块,集中杀灭初孵化尚未分散的若虫。药剂使用:喷洒10%氯氰菊酯乳油5000-6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500-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1000倍液、2.5%功夫乳油1000倍液,防效可达90%以上。
  大青叶蝉
  大青叶蝉在5-6月份出现第一代成虫。7-8月份出现第二代成虫。成虫具有趋光性,善飞、喜跳。以成、若虫均以刺吸式口器吸吮猕猴桃汁液。
  在夏季夜晚设置黑光灯,利用其趋光性,诱杀成虫;1-2年生幼树,在成虫产越冬卵前用塑料薄膜袋套住树干,或用(1:50)(1:100)的石灰水涂干、喷枝,阻止成虫产卵。情况严重的果园,可选用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5.7%甲维盐乳油2000倍、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0%吡虫啉乳油1500-2000倍液混合液,全园喷雾防治。
  棉铃虫
  棉铃虫以幼虫蛀食猕猴桃的蕾、花、果、叶和芽。4月中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为幼虫危害盛期。
  以卵期和初龄幼虫阶段为药剂防治重点,可用阿维菌素、氯氟氰菊酯、辛硫磷、丙溴磷乳油、B.t乳剂、核多角体病毒(NPV)、雷公藤精乳油防治;产卵高峰后3-4天及6-8天,喷两次B.t乳剂250-300倍液,对3龄前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斑衣蜡蝉
  斑衣蜡蝉以成、若虫刺吸猕猴桃主干、枝叶和果实等。6月中旬羽化为成虫,8月下旬至9月中旬交配产卵,交配后在主干、主蔓和树干分杈的阴面产卵,也有部分在猕猴桃果实上产卵越冬。
  若发现果园虫口数量较大时,抓住斑衣蜡蝉若虫1-2龄期药剂防治关键期,选择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时注意主干和枝条都要均匀喷到,一般喷1次药即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红蜘蛛
  红蜘蛛以成虫、若虫刺吸叶片,受害叶片正面先出现小块不规则失绿,逐渐连成一片,整个叶片发红、发黄,脱落。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危害,7月中下旬,高温干旱时为危害的高峰期。
  在猕猴桃萌芽前,全园全株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机油乳剂或其他代用品,达到病、虫、卵并杀的目的。在8月中旬用稻草拧成草束,在树根处缠绕3-5圈,诱集红蜘蛛钻入越冬,待翌年2月上旬解下草束集中焚烧。也可以释放天敌捕食螨。
  在6月-8月间连续防治2-3次,药物可采用2000倍的扫螨净、虫清四号柔水通4000倍或用阿维毒死蜱3000-4000倍柔水通、螺虫乙酯悬浮液、噻螨酮、阿维菌素、乙唑螨腈、阿维·哒螨灵等。
  吸果夜蛾
    资料图片

  猕猴桃吸果夜蛾中鸟嘴壶夜蛾和枯叶夜蛾为害猕猴桃较严重。
  利用吸果夜蛾喜紫外光谱,可在果园安置黑光灯进行诱杀;用8%糖和1%醋的水溶液加0.2%氟化钠配成的诱杀液挂瓶诱杀;成虫为害前,用瓜果浸于氟乙酸胺15倍溶液中1分钟取出,挂在果园中诱杀,但要注意人畜安全。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是一种喜温并耐高温的爆发性危害猖狂的害虫,主要危害猕猴桃的叶面,7-8月间危害最甚,特别是虫龄大进入暴食期后,叶片上形成缺刻或小孔,严重时整片叶子被吃光。
  在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性诱剂捕虫器或糖醋液进行诱杀;在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分散前进行药剂防治。防治药剂有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