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陕西省城固县文川镇毛家岭村村民闫小荣的家庭农场就热闹了起来。闫小荣和妻子将一捆捆秸秆放入碎草机,粉碎后与精饲料混配。牛栏里,健壮、洁净的牛群悠闲地吃着新鲜饲料,甩着尾巴。阳光洒在牛身上,皮毛油光发亮。闫小荣充满希望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肉牛的需求量大,养殖风险小,比养猪、养鸡好管理。”今年43岁的闫小荣是毛家岭村的养牛大户,也是文川镇远近闻名的“牛人”。去年,在肉牛市场行情下滑的情况下,他仍然销往湖北20余头牛,纯利润达10多万元。加上果园、粮油的收益,说出来他自己都觉得有点“炫”。然而刚开始,闫小荣养牛的道路并不顺畅。
2015年,闫小荣开始从事肉牛养殖和繁育。刚开始投料时,由于投喂的细料多、草料少,导致两头牛因食量过大死亡,直接损失1万多元。从那以后,他开始认真钻研起养牛的技术要领。他一边买书自学,一边向当地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虚心请教。很快,他就掌握了养殖肉牛的繁育、喂养及疾病防治技术。
有了技术的保障,闫小荣家肉牛存栏数从10余头发展到了如今的40余头。在他悉心照料下,肉牛个个膘肥体壮、毛色鲜亮。现在,闫小荣有饲料机2台、饲料配送车1辆、建设大型养牛厂房1处。
一头牛一年能消耗2吨草料,40多头牛近一年就需要近100吨草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闫小荣先后承包了村里3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玉米。他用地里产生的秸秆当草料,既能减少精料的投喂量,降低了养殖成本,还能提高肉牛品质。
“秋冬天草料用量大,村民经常会给我送秸秆来。”闫小荣说,现在村里产生的秸秆几乎都被他“收入囊中”,他还经常收集牛粪送给农户给农田果园增肥。
(冯诗洁曹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