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红不瘦——绿是排排藤蔓,红是串串果实。一走进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街道大刘村大棚种植基地,西红柿特有的果香就扑面而来。棚内,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这边收获,那边播种。在新建的温室大棚内,另一群村民翻耕、松土、撒菌种、盖土,羊肚菌种植酝酿着又一季的收获。
通过探索菌菜轮作种植模式,大刘村走上了乡村振兴的新赛道。“春种西红柿,夏种黑皮鸡枞菌,秋种叶类菜,冬种羊肚菌,可实现一年四种四收。”村党支部书记张光强介绍,高效农业为农民带来了高收益。
2012年,大刘村试种猕猴桃获得成功。自此,小小猕猴桃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果,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不过,201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让大刘村猕猴桃损失惨重,也让张光强深刻认识到单一规模化种植抗风险能力太差,需要探索高效循环农业之路。
张光强带人外出参观考察了食用菌公司,了解到出完蘑菇的菌棒是富含有机肥的好肥料,可以替代给猕猴桃上的各种肥料。“而且,食用菌种植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入有保障的特点,正好可以解决我们农业发展的瓶颈。”他说。
为了减少大棚空闲、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刘村还积极探索菌菜轮作模式。“现在种上羊肚菌,来年春天收完羊肚菌,又可以种上新的作物——西红柿或者其他蔬菜,夏天改种黑皮鸡枞菌,秋天再种叶类菜。”张光强表示,如此轮作在增加效益的同时,食用菌采收后的菌床还能化为肥料滋养土壤,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据了解,“四种四收”大棚每亩可创造产值50多万元,纯收入约30万元。 (崔燕 李元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