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齐村镇街子村莲藕喜获丰收。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陈小文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全县辖16个镇(街道)268个行政村,总面积1242平方公里,总人口78.6万人,是全国闻名的柿子之乡、奶山羊之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近年来,富平县坚持“12345”工作法即形成“一套制度体系”,壮大尖柿、奶山羊“两大产业”,突出“三大革命”、乡村建设、乡村清洁“三个重点”,推进组织建设、德治建设、内涵建设、平安建设“四条措施”;通过脱贫摘帽后的“接力跑”,乡村振兴再加速,使这块“希望的田野”迸发出新的蓬勃活力。
形成“一套体系”构建推进合力
富平县坚持县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实行“周小结、月调度、季排名、半年观摩、全年考核”推进机制,形成了上下一体、协同运转的工作格局。坚持规划引领,围绕推进荆山塬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结合“航空之城”“羊乳之都”“柿子之乡”“文化名县”四张名片,加快编制《富平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制定《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结合中省“1+32”政策,出台全县驻村帮扶、财政衔接资金管理、就业帮扶等配套文件,保持过渡期主要帮扶政策稳定持续。
发展“两大产业”全面促农增收
富平县紧扣柿子、奶山羊两大特色优势产业,持续优化“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服务保障”工作体系,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成立两大产业研究院,开展“富平柿饼甜蜜中国”“富平山羊奶强壮中国人”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广行动,富平尖柿、富平奶山羊品牌价值双双进入全国前50名。建成奶山羊产业综合服务中心、种质资源创新中心、国家羊乳制品监督检验中心,富平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围国家级创建名单,两大产业总产值分别突破65亿元和120亿元。设立1亿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每年整合涉农资金1.2亿元,培育两大产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5家,推出柿子酒、羊奶酪等系列产品,打造多元融合发展新业态。全县尖柿种植面积36万亩,奶山羊存栏88万只,从业农民25万人,带动农户户均分别增收1.9万元和1.55万元。突出“三个重点”建设宜居乡村
富平县坚持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面貌作为改善群众生活的重要一环,近两年下达项目资金2208万元用于农村卫生厕所改造,累计完成改厕11.2万户,覆盖率79.78%,建成全市首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县镇村三级转运体系,全县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置。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实施刘集镇大张村、曹管村,宫里镇大樊村“空心村”整治试点,刘集镇大张村“闲宅荒院盘活利用”典型做法获评“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创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170个、省市级美丽宜居乡村33个。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坚持“县负总责、部门助力、镇村落实”工作机制,创新“红黄旗”考核制度,倒逼履职尽责,全县268村实现全域达标、全域验收。
推进“四条措施”强化基层治理
富平县始终把基层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加强村级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成功创建省市级标椎化示范村23个、楷模村16个,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2个。启动“全民唱响十个一共建共享文明城”系列活动,创新实行党建引领建好小平台、提供小方便、化解小矛盾、点亮小心愿、宣传小人物的社区治理“五小服务”模式,打通社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三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设立调解室、说事室,推动三官下基层,及时调处各类民间纠纷。累计创建平安镇(街道)13个、平安村(社区)16个、平安单位14个。
“五项帮扶”巩固脱贫成果
富平县打出“帮扶组合拳”,汇聚巩固衔接工作磅礴合力。全面加强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脱贫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出院“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政策有效落实。“三类人群”医疗参保率达100%。农村危房改造50户和农房抗震改造40户任务,均已改造完成。开展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及专业技术人才培训2089人次,采购及帮销农产品603万元。
2023年实施各级财政衔资金共计16314万元,涉及项目169个,成功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助力荆山塬示范区建设。强化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对接,争取总投资6689.6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4个,围绕教育、医疗、特色产业品牌推广、消费帮扶等方面持续用力,重点打造2个包联示范村,真情实意促帮扶,提升定点帮扶成效。
接力促振兴,奋斗正当时。在怀德行远、勤劳奋进的富平人民共同努力下,一个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美好画卷已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