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方寸之地”变“创收之所”
文章字数:1476
      陕西榆林市米脂县高渠村村民杜凤莲在打理着庭院前的瓜田。

    扫码阅享视频

  走进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渠村,看“3+N”庭院经济让小菜园变“致富园”。
  在米脂县,很多农户房前屋后都有个自家的菜院子,虽然看着不起眼,但它却成为了老百姓的“致富园”。2020年,米脂县通过积极谋划设计,推动“庭院经济”,让农家院的绿色产品直接走向市场,给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绿树阴浓夏日长,小院庄稼长势旺。走进陕西榆林市米脂县高渠村,村民们正忙碌着打理自家菜园。
  在极具陕北特色的农家小院里,女主人杜凤莲刚从菜园里摘回甜瓜,在水龙头下麻利地清洗。“现在政府鼓励发展‘庭院经济’,我这房前屋后都种了菜,别看院子不大,我们种上了西红柿、辣椒、茄子等各种各样的蔬菜。不仅能节约一大笔家庭开支,还能售卖赚钱。”杜凤莲手上忙碌着,拉开了话匣子。
  去年开始,杜凤莲和家人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经济,家庭年收入最高曾达10万元左右。在她的影响带动下,村里其他农户也陆续开始发展庭院经济。
  2022年以来,米脂县鼓励和支持农户以庭院为载体,以家庭为单元,发展种植、加工等不同类型的庭院经济,把小庭院做成菜园子、果园子、加工坊等,实现多种经营方式融合发展。
  此前,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等方面入手,利用自有院落空间及资源资产,支持农户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
  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米脂县近年来因地制宜打造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盘活庭院资源,以“生态优先、农民主体、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的原则,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使农村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变成了“创收之所”。
  灵活多样的庭院经济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助力产业发展。村民们纷纷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的“一亩三分地上”作出了“大文章”,让闲置的院落绿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说起农村庭院,眼前总会浮现压水井、烧火灶、大枣树等形象。实际上,如今的农村庭院早已不局限于此,展现出更丰富的形象和内涵。走进米脂县高渠村,一个个干净整洁、美丽精致的农家庭院,一畦畦瓜果蔬菜,高低错落,将庭院装扮得犹如花园一般。
  村民李润梅说:“以前院子里面放了很多杂物,又脏又乱,现在大家都比着把院子收拾干净,不仅种菜,还种了很多花花草草,农村环境越来越美了。”
  通过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高渠村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提升。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提升了区域生态治理水平,而且还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米脂县乡村振兴局派驻高渠村第一书记折思远介绍,发展庭院经济的实践有效破解了3个难题。
  一是破解脱贫群众收入增速较慢的难题。通过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激活庭院各类资源和发展潜力,发展特色庭院产业,有效拓宽增收渠道,特别是增加脱贫群众收入;
  二是破解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题。通过建设绿色庭院、美丽庭院,以点带面,以量变促质变,推动提升镇村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三是破解了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动力不足的难题。乡村振兴是全体农户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激发“眼红病”,让村民主动投工投劳,改造提升庭院,发展庭院特色产业,既鼓足了钱袋子,又美化了新院子,更增添了精气神。
  庭院经济以其形式多样、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房前屋后,果树环绕,户户有项目,家家有收益……如今,庭院经济悄然走进了米脂县的千家万户,在乡村振兴路上奏响欢歌。
  (本版稿件由农业科技报记者 耿苏强 梁小波 符金壮 谷幸 采写 视频 李煜强)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