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立体种植模式让农庄效益大增。
12月12日,走进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圆宝农庄的草莓大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有的香甜味,栽培架上一颗颗即将成熟的红中带绿的草莓探出头来。而草莓架下,也别有洞天。走近一看,这里整齐摆放着一个个菌棒,有些菌棒上已经长出了猴头菇。
“预计还有10天左右,这些草莓和猴头菇就能大规模采摘了。”圆宝农庄负责人王建忠说,“今年9月,在山东省农科院专家的建议下,我们尝试了这种新鲜的搭配种植模式。”
据了解,这种立体种植新模式是山东省农科院休闲农业研究所都市农业研究团队探索出来的。
“近年来,棚室内种植结构不断转变、优化,土壤栽培逐步发展为立体栽培。立体栽培在空间上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以解决土壤重茬的问题,还能有效利用空间,提高种植面积,可增产约35%-75%。”山东省农科院休闲农业所都市农业团队副研究员刘炳福说。
为充分利用草莓架下空间,该团队结合作物的生长特性,按季节要求筛选出了与草莓生长优势互补的作物,在草莓架下种上了菌菇。
“草莓和菌菇是一对很好的搭档,冬季我们选择的是猴头菇。”刘炳福说,猴头菇的生长环境,要求空气湿度在80%左右,温度在15℃左右,仅次于草莓生长的环境要求。其次,草莓进入营养生长期后,枝叶茂盛,给架下的食用菌生长提供了很好的保湿、遮阳条件。同时,菌菇在生长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供给草莓进行光合作用,两者互为补充。另外,食用菌在植保方面,除物理防控外不能使用任何化学杀菌剂或杀虫剂,这促进了草莓绿色生产管理。
“目前,每亩草莓架下约种植6000棒猴头菇,每个菌棒可出菇6个左右,猴头菇市场很好,立体种植增收明显。”刘炳福告诉记者,“明年3月,我们会更新草莓架下食用菌品种,进行连续种植。”
(据《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