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马铃薯、花生,这些长在地下的粮食,如何实现机械化,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难题。尤其是收获,如何处理秧茎、把土壤中的粮食和土块分开等技术难关,制约着这些作物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近日,在湖南慈利县,一场“红薯双起垄机械化收获作业现场演示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的新机具依次完成开沟起垄、杀秧、收获等示范作业,红薯生产效率提高近8成。
此次演示的重头戏是红薯机械化收获,主要包括杀秧和挖掘分离两部分,由两种机器分别完成。其中,红薯杀秧机作业时,甩刀覆盖整个厢面、排水沟,将红薯秧打碎,为之后的挖掘采收做好准备,这套机械具有伤薯率低、秧蔓打碎均匀等特点。最后完成收获任务的,是红薯挖掘式收获机,一次作业收获1行,完成碎秧蔓及杂草的二次切碎,深挖低阻的挖掘式收获,高频振动、梳刷碎土及薯土分离作业。该机器具有伤薯率低、明薯率高、薯土分离效果佳等特点。
在南方丘陵地带,红薯生产过去存在“一机难求”的现象,中国农科院麻类所副研究员向伟介绍,此次演示的机械化作业,包括适合丘陵地带作业的农机、作业模式等,都是他们专门针对南方丘陵山区红薯生产研发的新模式和新机械,这一模式和相关的机械,成功实现红薯分段式全程机械化生产。(据中国农科院网站、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