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福建武夷山采茶季,记者走进田间地头,新鲜事迎面而来:大豆和油菜套种在茶树间,不用化肥又能防虫,“茶科技”已成为助力茶产业升级、茶农增收的新密码。
走进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千亩生态茶园,空气里弥漫着油菜花和茶叶的清香,翠绿的茶树间,套种的油菜已经倒伏,菜籽散落在泥土间。茶园负责人杨文春说,春茶采摘结束后,油菜会被挖土填埋,再播种大豆。
“这是武夷山茶园的‘生态密码’。”正在茶园指导茶农的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一语道破。
“冬天在茶园种油菜,可以释放土壤中的磷和钾;春茶采收后,套种高效固氮根瘤菌的大豆。这样一来,茶树需要的氮、磷、钾就都有了,基本上不用施化肥。”她说。
科技特派员廖红在武夷山被茶农称为“扛锄头的女科学家”,她和团队创造的“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技术”,改变了茶农一贯的耕作模式。
几年前,科技人员试验这种新技术时,不少茶农将信将疑:不用肥,茶叶能有产量?不用药,怎么防虫?
生态茶园的“成绩单”打消了茶农的疑虑:试用新技术后,燕子窠示范区减肥减药超过30%、减少水体磷污染超过60%,燕子窠茶叶优品率较3年前提高了80%左右,收购价翻了一番。
套种大豆还有助于让茶园摆脱对农药的依赖。廖红说,鲜嫩的大豆叶不仅能让茶园中最常见的害虫——茶尺蠖减少吃茶树叶子,还能引来茶尺蠖的天敌益蝽,这样降低了茶叶被害虫蚕食的风险。
走在茶园田埂,随处可见5G、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运用,这些“茶科技”正成为激活武夷万重茶山的“新密码”。武夷山市委书记杨青建告诉记者,更多“茶科技”进入茶园,助力茶产业升级,也让茶农实实在在获益。(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