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历史的演进,总在关键时刻留下耐人寻味的篇章。
1994年10月,农科城杨陵,首届中国杨陵农科城技术成果博览会(杨凌农高会的前身)亮相,集中展示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由此打开了与世界联通的一扇窗。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来考察,明确提出“要办好杨凌农高会”,这为办好农高会,推动农业方面开放合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指明了方向。
农科盛会,杨凌相约。金秋十月,农高会,盛装归来!
本届农高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的特殊背景下举办的一届盛会,对加快推动中国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转化以及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国际农业合作交流意义重大。
回首二十余载时光,国内、国际间的客商在这里开启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留下了诸多耀眼的“大场面”和“新数据”……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
业界公认的一个说法是,会展业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既是“晴雨表”,也是“助推器”。农高会之于杨凌、之于全国、之于全球,亦是如此。
回眸农高会,拥抱世界、共进共赢的足印清晰可见——一组数据曲线勾勒出了农高会“升级”路线图:展览面积由6800平方米,增长到20多万平方米;签约投资额由7.3亿元增长到近年来的近千亿元……
1994年交易金额7.3亿元、2014年交易金额1007.8亿元、2020年交易金额1102.9亿元,这是属于农高会的GDP,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坐标!
进入新时代,农高会被赋予更大使命。2019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什凯克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提出“中方愿在陕西省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领域合作”倡议。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