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团,是陕西的一道民间美食,热搅团通常在冬季吃,热热烫烫的感觉很温暖很享受。小时候常听老人说“:年三十吃搅团,团团圆圆;年三十吃搅团,补穷窟窿。”搅团果真有这样神奇的功效吗?不得而知,反正我是自小吃玉米、麦面搅团长大的,对这种美食充满了感激与向往之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于生长在渭北旱原的农村人来说,搅团就是家常便饭。记得小时候,每次打搅团几乎都是全家齐动手。父亲烧水,母亲洗菜切菜、备足玉米面,我们姐弟仨剥蒜、砸蒜。等铁锅里的水烧开了,母亲从锅里舀出大部分水晾在盆子里,只留少部分水在锅里,接着,她一手拿着擀面杖在锅里搅动,一手往锅里均匀地撒玉米面粉,直到把稀面糊搅成黏黏的面团,母亲才停止撒面粉,然后两手紧握擀面杖用力搅拌。此时,父亲也停止了烧火,他和母亲两人换着搅搅团。俗话说“:搅团要好,七十二搅。”要想吃到光滑细嫩的搅团,必须在出锅前翻搅百十回合不可,否则,就很难保证能吃到称心如意的搅团。可想而知,面团不仅会粘锅,还会粘擀面杖,要搅动面团必须得用力才行。大约搅过四五十回合后,母亲往锅里添一些开水,这时,水多了,面团就化成了面糊状。父亲继续在锅下烧火,但此时必须用麦草(麦秸秆)做柴火,把它们分散在锅底细火慢烧,以防止火大而把锅底烧糊。父亲一边慢条斯理地烧火,母亲则一边在锅里不停地搅拌,直到看见面糊光滑细腻起来。接着,母亲依据搅团的软硬再往锅里添一些开水,盖住锅盖,让父亲继续慢火烧一会儿差不多就焖熟了。熟了的搅团会散发出阵阵烤焙的香气,于是,母亲揭开锅先在大瓷盘里晾上薄薄的一层,再给我们每人盛一碗,准确地说,应该是多半碗,因为多了,碗里就没有夹菜、浇蒜泥汤汁的地方了。
要想搅团吃得香,蒜泥汤汁是关键。当我们姐弟仨在一个大碗里捣烂蒜泥后,母亲先往碗里放入适量的盐、辣面和生姜末,然后拿出一把铁勺,在里面倒入少半勺的菜籽油后伸进灶膛用细火烧起来。等清油散热飘香时,母亲知道油熟了,她便趁着油热泼进蒜泥碗里,只听见“滋滋——”的响声,那是油煎蒜泥、辣面和生姜末发出的声音,此时,母亲连忙在铁勺内倒入醋,醋遇到热铁勺后迅速被烫热了,母亲再把热醋倒入蒜泥碗里,瞬间,一股酸辣香的气味就弥漫了整个灶房。
炎热的夏天最适合吃凉搅团。等热搅团在大瓷盘里冷却以后,把它切成细条儿,再浇上蒜泥汤汁,放入一些苋菜或灰菜,然后搅拌几下,让汤汁浸染上每一根细条儿,这时的凉搅团吃起来会更筋道、更细滑、更爽口。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玉米面是一种粗粮,它只是调节胃口、改善营养的美食,而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玉米面成了养家糊口的主要口粮。如果不吃玉米面,光吃麦面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想想,母亲变着花样给我们姐弟仨吃搅团,是为了让我们填饱肚子啊。
时过境迁,经过多年工艺改良的搅团,现在已经是誉满三秦的风味小吃了。虽说如此,可早已习惯了吃搅团的我,对吃搅团总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愫。在外面待久了,闯荡累了,总会想起母亲做的搅团来。正因如此,搅团也成了维系亲情的重要纽带,我也希望亲人、朋友、邻里能像搅团那样相处得热热乎乎,和和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