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绑枝、自动喷灌、远程浇水施肥……近日,笔者走进重庆市南川区太平场镇河沙村夏软智慧农业科技园,不禁眼前一亮:这里的蔬菜大棚利用物联网“种菜”,工人在手机上就可以远程浇水、施肥。
玻璃棚里藏机关 该科技园共占地120亩,种植有黄瓜、番茄、茄子等蔬菜品种。笔者在现场看到,每个棚里都悬挂着一个LED显示屏,清晰显示棚里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棚内黄瓜、番茄陆续挂果,现场工人们有的绑枝,有的整枝、打杈。
“今年雨水多,但我们是大棚种植,采用物联网新技术种菜。你看,挂果很不错,下个月就可大量上市。”科技园现场管理人员陈松指着基地一侧的玻璃大棚说道。据了解,那是基地农作物生长的“后勤保障中心”,为大棚传回的数据进行全程监测和分析。
科技秘密真不少
同样是种菜,这里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科技秘密。
工人每人手拿绑枝机,“咔嚓”一下,几秒钟就绑好一棵。陈松说,别小看这绑枝机,1台机器可抵5人工作量;地膜采用的是双色膜,铺地面是黑色,地上是白色。一问才知,原来黑色的保温、除草效果更好,白色的反光效果好。双色膜将之合二为一,使瓜果着色均匀,卖相更好;还有半空中吊着的自动喷头、地下铺施的肥管网……这里处处透着科技的气息。
陈松笑着说:“这些技术都是‘小儿科’,这里最牛的高科技是物联网技术。
我们在蔬菜大棚内安装有各类传感器,不同的传感器可感知不同的数据。”他说,传感器可采集土壤、温度、湿度等不同类型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显示在显示屏上,还通过物联网传输至后台。后台根据这些大数据,可以实现精准控制浇水量、施肥量,有效减少过度施肥、浇水不均匀等问题。
下半年全区推广 利用传感器“种菜”,还有什么好处?陈松表示,传感器的作用只是采集数据,该项目真正的核心技术在于利用物联网传输传感器采集到数据,并交由后台分析与研判。
“比如,采集的土壤数据,可分析该土壤中含有的元素,从而实行测土配方施肥;采集到的温度、湿度等数据,有助于及早预判病虫害,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陈松说,蔬菜大棚内病虫害的发生,往往与湿度、温度有关。
更重要的是,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减少人工投入,省时、省力、省人工。管理人员可在后台看到所有大棚内的数据,直接在电脑或手机上进行远程浇水、施肥等田间管理,大大节省人工成本。比如,后台发现哪个大棚温度高了,它会启动自动喷水系统进行降温;哪里缺少光照,它能自动打开遮阳帘。“40个大棚的浇水、施肥工程,最多两个多小时就可完成。”陈松说。
据了解,目前这一物联网种菜技术基本成熟,正在调试中,下半年将在南川区推广使用。
(据《重庆日报农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