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盐碱地不改良 也能变成“致富田”
文章字数:585
  盐碱地不改良我有点子和电商
  不改良盐碱地,河北海兴县苏基镇张常丰村也有增收的方法。
  张常丰村的农田是盐碱地、旱地,但劣势中也有契机。盐碱地上的小麦,做成的面食更筋道。现在有些城里人,就好这一口。
  “村民种植的麦种‘大红王’不浇水、不打药,口味儿劲道,天然无污染。”张常丰村第一书记、国家信访局督查室副调研员张巍婷便利用了这一契机。
  美食变成商品,土特产就能出村。当地申请注册了“张常丰”牌商标,还通过微商平台、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以电商销售村里的农产品,为特色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目前,“张常丰”特色农产品品牌效益初显,已累计销售近10万元。
   盐碱地不改良换个品种大变样
  河南省兰考县和延津县,在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盐碱地青蟹养殖科研团队的帮助下,用内陆盐碱地养出了东海青蟹,实现虾蟹鱼立体养殖。
  “左边这块地种庄稼,一亩地年收入也就900来块;现在搞虾蟹鱼立体养殖,最保守能收入三万多。”盐碱地水塘边上的杨明涛一脸兴奋。
  杨明涛是河南省延津县村民,如今,他可以“在家门口致富”了。
  杨明涛的15亩水塘,原来都是盐碱地,以前村民们多是种一茬麦子加一茬花生,化肥农药等各种生产要素成本的上涨导致收入非常微薄,甚至有村民干脆弃田抛荒。没想到改成水塘后,收入比原来可以增加30多倍。才一年下来,杨明涛就收回了10多万成本。一年回本,次年盈利,这让他有了信心。
  (综合《人民日报》、《央视财经》、《大河报》等)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