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苹果大规模种植始于20世纪80年代,产业发展一直呈现出发展—过剩—调整—再发展—再过剩—再调整的循环状态。从2005年我国苹果栽植小高峰到现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新一轮转型升级的拐点开始出现。
老果园更新换代、主栽品种结构单一、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区域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成为当前制约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在新一轮调整期做好转型升级是苹果生产经营者必须面对的现实。
栽培模式之变 从“乔化稀植”到“矮化密植”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种植苹果,这些传统优势栽培地区的苹果园现在大部分进入衰老期,目前正处在一个老果园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
“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需要优质、安全的苹果,优质安全的标准化生产是永远的主旋律。在中国苹果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瞄准优质、安全这一发展目标,推进苹果产业上一个新台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锋旺教授说。
位于陕西的海升集团是最早引进苹果矮砧密集种植的开拓者之一。记者在海升国家级矮砧苹果标准化基地了解到,矮化密植苹果种植技术有着“四省、两高、两早”的特点。
通过全程机械化操作和水肥一体自动化灌溉,实现果园高效、集约化经营管理,省水60%、省肥70%、省人工90%,平均一万斤苹果产量可以节省土地80%,实现“四省”。“两高”是指矮化密植果园平均亩产5吨以上,优质苗木和标准化管理,具有高品质、高产出的经营特点。“两早”主要是指早挂果和早回收,矮化密植果园通过大苗栽培技术,实现了1年栽培、2年挂果、3年丰产的高效运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园的种植风险。
因此,海升尝试矮砧密植技术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国内传统苹果乔化种植模式的技术瓶颈,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传统农业模式迭代,对中国苹果产业栽培模式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栽植品种之变 从以富士为主转向多元化发展
随着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苹果育种周期大大缩短,全世界都在加快品种选育的步伐。世界上已育成的苹果品种几千个,但生产中广泛栽培的品种只有几十个。在世界范围内,富士系、嘎啦系、元帅系、金冠是世界主要栽培品种。
目前,我国苹果品种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主栽品种结构太单一,富士系占到70%以上,很多地方甚至占到了80%,特别是富士系里边晚熟富士比例太大,造成了成熟期过于集中,销售压力太大。
马锋旺教授认为,现在苹果品种必须要多元化发展,不能像过去那样太单一,要选育栽植在色泽、大小、风味、成熟期等方面不同的品种,以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但是栽植品种必须以优质为前提,具体来说要酸甜适口、色泽艳丽、大小适中。另外,现在对苹果品质的要求,有两个指标越来越重要,一个是香气,一个是质地,苹果的果实香气要浓郁,质地要脆。
“目前我国苹果品种处于混乱期,需要通过苹果品种结构的更新换代,实现多元化发展。当然,富士系仍然是今后相当时期我国的主栽品种,但一要减少晚熟富士的比例,压缩到50%以下,另外就是要对现有富士系进行提纯和选优,从富士系及其后代中优中选优。”马锋旺教授说。
园艺管理之变 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省力化栽培
“人工成本上升是总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工成本从1998年的448元/亩增至2016年的3369元/亩,增幅近8倍。成本利润率由1998年的115%降至2016年的16.6%。”农业农村部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经作处处长李莉研究员介绍说,2016年苹果园生产成本在5389元,其中人工成本3369元,占总成本的67%,同比增长3%,成为水果种植最主要的成本,劳动力成本几乎以年增长20%的速度在递增。
针对这一情况,马锋旺教授提出:首先,必须要推广省工省力化栽培模式,国际上普遍采用宽窄行栽培模式,以适应机械作业;其次,要积极研发和完善无袋栽培技术,推广无袋化栽培;第三,要从育种上实现新突破,例如培育出花絮较少、枝条自然下垂的新品种,减少疏花、疏果以及拉枝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投入。
从过去的稀植大树冠,变成现在的密植小树冠;从过去的大水漫灌,变成现在的水肥一体化;从过去的砧木实生苗,变成现在的压条或者组培繁殖;从过去的单干苗,变成现在的分枝大苗;从过去的带病毒苗,变成现在的无病毒苗……中国苹果产业正在一步步由大变强。通过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国苹果产业会持续健康发展。(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