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端阳记
文章字数:1190
  ■李伟嘉
  端午又作端阳,单听着也觉山河明朗,人世庄严。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端午插艾采香蒲以驱邪辟毒的风俗是普遍的,而家乡人又讲端午时节凡草木皆可入药,不过得趁天色未晓,采来才顶事。家里会将赶早采来的草木煮在锅中,再用煮好的汤汁供人敷眼沐面,据说可清热明目。所采草木中多有车前,这种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野草确是味药材,古医书中云食之得子。故在古时逢着年馑舍人之秋,君王便令百姓采食车前,以期繁衍人丁,国泰民安。
  家乡处关中西府,渭北旱塬,每到端午难睹龙舟破浪,锣鼓喧天的腾腾生气,但粽子倒常吃。若叶青翠,糯米莹白,青白交映,很是明净。用它来祭屈原真是相称。不过在乡间,端午食粽自古如此,屈原的事迹却鲜有人说,并非不知。这种相忘也是好的,好比禅宗公案中,僧问赵州和尚:“如何祖师西来意?”赵州正色答曰:“庭前柏树子”。
  粽子之外,家乡又有油糕,别处似不多见。端午前夕,便有人当街支起油锅,现做现卖。油烟升腾,吆喝嘹亮,在生意外又有情意。油糕先使用和好的面团裹上黑糖,捏成饼状,约茶杯盖大小。再入锅烹炸,待色泽金黄,圆润鼓胀,在油中浮起后,便拿笊篱捞出沥干,好似月出东海。刚出锅的油糕,香气四溢,入口酥甜,轻咬一口,糖汁恣肆。但好吃也得趁热,晾凉后风味便逊了不少。油糕粽子是出嫁的女儿端午回娘家必带的礼品,我总是惦记着姑母带来的油糕粽子,或因当着节气的缘故,吃着格外有滋味。
  白居易任盩厔尉时,曾在观刈麦中写关中夏收的景象:“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如诗所言,五月初家乡正是麦黄时节,端午的风日里因浸润了农夫的汗水,也变得笃实起来。龙口夺粮的关头,麦子从田间收割,场里碾晒直至颗粒归仓,容不得半点差池,空气中都是如临大事的肃穆。“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岗。”我想过去主妇提着水食去田间送饭,男人在皇天后土间生发的贵气,与女心在水浆饭食中酝酿的温婉,相得益彰,真是风光无限。
  端午前后,田野村落中常会听到一种鸟啼,鸣声婉转,如同人语。祖母告诉我此鸟名算黄虫,她又讲,古时有一秀才进京赶考,途经一村庄,见小麦已黄,便恳劝村人及时收割。谁料等他回来又路过此地,则见由于无人收割,熟透的麦粒都落在了田里,好不恓惶。秀才顿时悲愤难抑,一气之下仆地而亡,一灵不灭,化鸟而飞。由此每当麦黄时节,它便飞遍山河原野,千村万落,口中唱着:“算黄算割,不割就落”,提醒人们及时夏收,因之它便被唤作算黄虫了。知了这个故事,我每听到算黄虫的叫声便会生出无端的敬意,对粮食也知爱惜了。古人修身,从小先由惜物做起,培养德性,渐次推之及人,乃至光大于家国天下。而反观今日,在物质消费的鼓噪下,人对物尚无丝毫怜惜珍重,说发自内心的去敬人亲民,难免是虚妄了。
  端午一过,气温骤升。五月赤日行天,天气陡然变热,地上万类生机蓬勃,遍处一派繁盛气象。皆提醒着人们,已是夏天了。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