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绪林
过了小满,南风渐起,一望无垠的关中平原麦浪滚滚,在灿烂的阳光下麦穗随风摇曳,日渐泛黄。
关中习俗,每年小满时节,出嫁的女儿都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这一风俗叫做“看忙口”。女婿、女儿如同过节一样,携带礼品:油糕、粽子、黄杏、黄瓜等,去岳丈家慰问。而忙罢后,母亲再探望女儿,关心女儿家的收成及操劳情况。农谚云:“麦梢黄,女看娘;场里卸拨枷,娘看女冤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看忙口油糕是必不可少的礼品,当然也少不了粽子。这里且不说粽子,单说油糕。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农民的日子很是清贫,油糕是奢侈的食品。新婚女子回娘家,如果娘家家族大,送的油糕数以百计,甚至上千。热油糕怕压,因此用蒲篮装。姐姐姐夫来看忙口,小舅子看到热腾腾的油糕,馋涎欲滴,拿起一个狠咬一口,糖汁便顺嘴角流出来淌在手掌上,赶紧用舌头去舔手掌上的糖汁,拿油糕的手举过头,且朝后,油糕里的糖汁又流了出来,从脖项流进去烧了脊背。这样的笑话年年都有。
这里告诫各位吃货,刚出锅的油糕必须小口轻咬,以免烧脊背丢人。
我亦是个吃货,关中小吃颇多,我最喜吃油糕。妻子知道我好这一口,自告奋勇给我炸了一次油糕。买糖、烧水、和面、包油糕,忙得不亦乐乎。随后起锅热油,再后把包好的油糕入油锅。程序没有差池,没料到如同把炸弹丢进了油锅,油糕开了花,热油飞溅,她以手掩面,尖叫着跑出了厨房,如遇大敌。所幸有惊无险。
虽然首次出师不利,但妻子是个不肯服输的人,她并不甘心失败,四处求教。一周后,她开始了第二次尝试。
油糕入锅前,她先把自己武装起来,戴上皮手套,拿起包好的油糕,把胳膊伸得老长,侧着身子,小心翼翼地顺着锅边把油糕放进锅,那模样犹如儿童过年时放炮。很好,油糕没有像上次那样“放炮”,但并不完美,有三分之一的油糕破了,糖汁流出来不仅把油弄黑了,也让油糕变了颜色,像是从煤球堆里捡来的。
妻子除了不服输这个优点外,还有一个优点——不耻下问。
小区门口有个炸油糕的摊子。妻子有空就去观摩学习,还不时提出些问题。摆摊的老板是个女的,年龄与妻子相仿,起初她以为妻子是她的顾客,后来明白了妻子的意思。那也是个爽快人,一点也不保守,便毫无保留的传授经验。一个虚心好学,一个诲人不倦。
几天后,妻子重整旗鼓,三炸油糕。这一次完胜!出锅的油糕色泽金黄、外酥里糯,十分的爽口,我一口气吃了四个,女儿更能吃,打着嗝说她吃了八个。此时,妻子一脸得意地说:“往后想吃油糕就言传。”那神情似乎她晋升成了一级厨师。
前几天儿子儿媳回家来,妻子炸油糕犒劳他们。看着他们大快朵颐,他们的妈妈在一旁问:“咋样?”
他们俩连说:“好吃!好吃!”
我在一旁说:“今年你们看忙口,油糕你妈包了。”
他们笑了,妻子更是笑容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