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我从未见过麻雀》:一部乡村少年的心灵史
文章字数:1047
  12月9日,由杨凌作家协会主办的“短篇小说集《我从未见过麻雀》新书分享会”在杨凌博览园举行。作者范墩子与各界读者分享了小说创作的感受。记者对他进行了现场访谈。
  记者:你发表的多数小说,都与童年有关。能谈谈童年记忆对你产生的影响吗?
  范墩子:写作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也没有过多去思考这个问题。我的写作中,更多的是去关注人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关于这种真实性,我更相信童年记忆,或许在很早的时候,那些关于时代的认识,就已经隐藏在了童年的镜头里。多年之后,回想童年时,才发现童年的珍贵。童年的种种情景里,有着我对社会与时代最初的判断。在遥远的童年记忆中,我真正走进了那些平凡的生命。它们尽管卑微若草,但我相信它们也会开出绚烂的花朵。
  记者:你的童年生活是怎样一幅情景呢?
  范墩子:我们村南边是一条贯通东西的大沟,少年时代,我喜欢坐在荒凉的沟里,同蟋蟀、燕子、野兔、蚂蚁、老鸹、柿树等待在一起,甚至有时候,我会和它们说许许多多的话。少年时代,我对未来既憧憬,又感到迷茫,我向往所有未知的事物,但我也害怕,害怕被这种未知裹挟进去。而在沟里同柿树、石头、狐狸、野兔等说话的时候,我的内心就会感到安宁。童年的记忆是我写作的富矿。
  记者:你写过山羊、阿朵、哈金、柳玉、立志等多个少年形象,这些少年的身上是否带有你童年的影子?
  范墩子:当然有。我的脑子里经常会浮现出一个忧郁的少年形象,他提着马灯,走在黑漆漆的乡村巷道里。这个少年的一部分是我,另外一部分是别人,他是我从童年记忆中提炼出来的。这个少年的身上,寄托了我对童年真挚的感情,有虚构的成分,也有真实的一面。我选择虚构少年这个群体,是来表达我对村庄命运的思考,于是,就有了山羊他们。
  记者:有人评价《我从未见过麻雀》是一部乡村少年的“心灵史”,作为作者,你想在这部书里表达什么?
  范墩子:在我的意识里,童年并非是扁平的,而是一个球形结构。我选择童年作为小说的背景,不是给童年唱一首挽歌,也不是去怀念我的童年生活。九十年代末,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我希望以一个少年的视角,去发现并体味那些细小的变化。少年们尽管难以体味到时代中宏大的东西,但他们在逐渐凋零、坍塌的乡村生活中,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在时代的洪流中留下了单薄的身影,这是我关心的问题。
  范墩子,1992年生于陕西永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在《人民文学》《江南》等发表多篇小说。曾获首届陕西青年文学奖。《我从未见过麻雀》是其首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伪夏日》《我从未见过麻雀》等13个篇目。
  (本报记者李梁愿)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