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从镰刀到收割机
文章字数:1386

  ■王福友
  每年中秋前后,浓酽的稻香就飘拂在阡陌村巷,金黄的颜色亦已染遍前冲后洼。颗粒饱满的稻穗挨挨挤挤密密匝匝,沉甸甸地俯首于大地,报以大地母亲一个最诚挚的感恩姿势。
  这时,农家小院里似乎已响起了节奏分明的沙沙的磨镰声,和着院子的开门关门声以及进进出出的脚步声,显得格外匆忙而又殷勤。
  走进这成熟的季节,陶醉在收获的喜悦里,谁还能心平气静无动于衷呢?就连那些平时闲置的镰刀、扁担、绳索、禾叉、石磙和犁、耙,都像是在发出一种舒展筋骨的细微声响。经历了一季漫长的等待,它们又想显显身手了。
  80年代初,刚刚初中毕业的我被校园永远地拒之门外,无条件地一头扎进稼禾之中。十五六岁稚嫩的手握紧镰刀时,感觉到了一份沉重。无法抗拒命运,只能被动接受。从此,乡间窄窄的田埂上留下我太多赤足的印迹,还有无数滚落的汗珠浸透于泥土。
  当我弯腰割稻挥汗如雨,当我用同样稚嫩柔弱的肩头,咬牙担起那一百多斤已明显超出我体重的沉沉的稻子,当一天下来,抚摸着手掌里的水泡,当脱下贴身那件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的衬衫,不敢触碰那早已红透似乎就要磨烂脱皮的肩头时,我终于懂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艰辛,软弱的泪水几乎就在眼眶里打转。
  生在土里,长在农村,那一连串的农事像列成长队等着似的,一眼望不到头,永远都不能够做完。而一旦到了10月,乡间农人就更是忙作一团。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语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宋代诗人范成大笔下描写的场景正是10月农忙时节的真实写照。
  且不说无月的夜晚,拉起几盏白炽灯平整碾压场地(打谷场)的繁琐与吃力,也不说趁着月夜半夜三更就有人起早下地割稻,单是把刈倒的稻谷捆成把子再一担担地集中挑到场地上,就是一个相当艰苦繁重的劳动过程。而80年代的皖中巢北农村,稻谷脱粒的方式还相当落后。差一点的人家,仍然在就着禾桶一小梱一小梱的掼稻;再就是把稻棵抖散铺满在场地上,然后将牛轭架在牛的脖子上,在其身后拖动一只石磙。人牵着牛绳跟在牛屁股后面,一圈又一圈循环往复无止无休地转着碾稻,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疲乏,直觉得人的腿肚子也快要转筋了;高级一点的人家,当时也用上了电动脱粒机的。但一个村上仅有一两台,根本就忙不过来。忙的时候,家家都在忙,谁还能耐着性子傻等呢?
  再后来,村上有了几台四轮拖拉机。闲时跑运输,忙时在拖拉机的后面拉上石磙,替代了牛的位置,不仅加快了脱粒的速度,也大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但此时磨镰的沙沙声,扁担的吱呀声,石磙的吱吜声以及拖拉机的突突声,依然是弥散在村庄上空的主题曲。
  及至90年代末叶,一种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的新模式逐渐形成。稻收时节,村前的公路上一辆辆从外地开来的收割机往来穿梭,成为乡间一道应时的风景。把收割机引到自家田里,一亩地花上几十元劳务费,不消一个时辰,稻秸稻谷两分离,清清爽爽,轻松搞定。镰刀、禾叉、石磙被撇在角落里,它们的功能已经在逐渐丧失。当它们有朝一日永远地被闲置甚或遗忘而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我们只有用回忆来怀念它们了。
  前几年,村上又拿出几万元新修了3条宽阔、笔直的机耕路,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可以在上面畅通无阻了。这是村里做的一件实事,也可看作为村里最终实现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基础。
  仿佛就在昨天,我们还手握镰刀手牵牛绳,跟在石磙后面转。可转眼联合收割机分明已开进了田间地头,似乎只是一步之遥。仅只一步,而迈出去了,就会迈得更远,就会迈向一片崭新的天地。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