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传统大棚,这种新型大棚棚形结构优良,保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技术更先进。”9月11日,在陕西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陕西延川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负责人曹锋指着一座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李建明及其团队研发的“大跨度非对称水控酿热保温技术大棚”说到。据了解,这种新式大棚将传统大棚的土木结构,发展为全钢架式结构,跨度从7.8米发展到9米,采光性、可操作性更强。
近年来,该基地在杨凌科技的带动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动全县瓜果蔬菜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设施农业成扶贫“新引擎”
当天,记者在示范园的设施栽培展示区看到,蔬菜、花卉、樱桃、冬枣、桃等作物,通过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自动控制、自动化信息系统等现代设施模式进行栽培,颠覆了传统模式,实现了连年丰收。
“以前都是靠天吃饭,种的菜还没等到卖就坏了。现在实现了无土栽培,不仅避免了土壤给蔬菜带来的病虫灾害,还摆脱了对化肥的依赖,成为真正的绿色食品。”在园区从事种植的贫困户老张说。
近年来,延川县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找准扶贫和园区建设的结合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到园区建设中来。其中,该园区以蔬菜、花卉育苗,樱桃、冬枣、桃新品种、新技术展示为内容,以日光温室、拱形大棚、专利温室蔬菜优质高效栽培示范为主体,实行公司加农户运行模式,由公司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农户采取租赁形式,分户经营,独立核算。100米的长棚,预计每年收入在8万元—10万元左右。
大棚撑起百姓“致富梦”
2017年,延川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现经济效益480万元,拉动18户土地租赁户户年均增收5500元,带动农户家门口就业40人,实现打工人均收入3.5万元,促动130户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发展面积260亩,户年均收入4万元以上。
看到大棚发展势头这么好,村民们的脱贫信心和致富热情更高了。“我是去年建的棚,种了一棚西瓜和一棚小瓜,头一茬收入4万元,现在又种了两棚西红柿和一棚辣椒,估计收入7万元。”提起收益,贾家坪镇刘马家圪塔村村民张存智别提多开心了。他之前没有固定的收入,家里贫困,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去年县上给村里规划建设大棚时,张存智第一个申请。今年,他的两个大棚收入不错,打算继续发展产业,多种几个大棚。
近年来,该园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农业特色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高了农民的增收致富能力。在园区的带动下,截至目前,延川县已累计建成日光温室大棚6013亩、大拱棚2483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98万亩,总产量达2.19万吨,实现产值1.19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3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