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示范,让来杨凌的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带得回”. 本报记者 党菲
一座座现代农庄拔地而起,一排排矮砧苹果映红笑脸,一幢幢设施大棚鳞次栉比……陕西杨凌以“现代农业看杨凌”为目标,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杨凌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及其示范作用有了大幅提升,杨凌已经成为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颗良种、千粒好粮再攀现代种业新高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小麦六次更新换代,其中四次都由杨凌主导,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更一直领先世界。为将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成立21年以来,杨凌示范区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现代农业新品种培育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俗话说:“一颗良种,千粒好粮”。依托农业科研平台,农科专家、农民育种家及企业育种人,通过引种繁育、杂交育种、远缘杂交、基因工程等多种方式,初步估算累计育成动植物新品种600余个,为全面打造国家现代种业示范区奠定基础。
在农业部的支持下,杨凌成立了全国首家国家级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即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累计完成品种权交易143项,成交金额过亿元。21年来,杨凌以两所大学和陕西省杂交油菜中心为依托,形成了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以油菜为主的油料作物,以大白菜、甘蓝、番茄为主的蔬菜,以苹果、猕猴桃、西甜瓜为主的果业产业体系。据测算,由杨凌繁育推出的新品种增加产值超千亿元。
吸引“新人”、提升“老人”打造高效农业新引擎 在大西北,种了大半辈子庄稼的马新世早已是远近闻名的农民“科学家”。源于一份发自内心的坚守,这几年,老马对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钻研程度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从最先创办杨凌西甜瓜蔬菜研究所到组建杨凌千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再到合办西北最大的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半个世纪在地里摸爬滚打,这位爱农业的老农已蜕变成“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眼下他又开始盘算着把杨凌的优质农产品通过自贸区卖到国外去。
“新型职业农民育出美好前景,在杨凌,当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份体面的职业。”作为陕西省首批职业农民,马新世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想要真正当好职业农民,仍离不开学习充电,现在他所创办的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田间大学”,吸引全国百余名“准职业农民”慕名来此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有望成为农业领域创业创新的实践骨干。
回首杨凌着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现代农庄集群的顺势崛起彰显了杨凌创新发展的新智慧。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30座烙印着“杨凌元素”的现代农庄蓬勃兴起,给这座青春洋溢的“农科城”注入了休闲农业的新内涵。
在众多现代农庄中,位于杨凌小湋河之畔的快活林农庄可谓是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这里除了人们熟悉的林下养鸡外,游客在“名鸡园”观光区还能欣赏到国内外60多种名鸡风姿,蛋雕、绘画,美味餐饮和天然无雕饰的庄园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在“农庄主”党显茹的智慧经营下,林下养殖生态鸡产下的土鸡蛋每年供不应求,利用蛋壳雕琢的蛋雕工艺品让游客在潜移默化的娱乐中体味蛋雕艺术的无穷魅力,打出了一套集养殖、加工、销售、旅游“三产”融合发展的“组合拳”,整个农庄将现代养殖与休闲农业“玩”出了新高度。
近年来,杨凌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有效改变农户经营分散格局,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经营,共同参与市场竞争;通过以现代农庄集群为抓手,发展“第六产业”,打造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的全产业链条,变单一业态多元化格局,创新丰富了现代农业发展内涵,推动特色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通过打造现代“互联网+”技术平台,积极探索发展电商务、农业大数据服务以及智慧农业发展新路径,突破了传统农业生产的时空局限,开辟了现代农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