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自动化系统,可对大棚内环境进行实时感知。 农田里建气候观测站,用手机一扫就可获得田块的施肥方案、成立大数据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种什么养什么……“大数据思维”的背后,是农业生产从“靠经验”走向“靠数据”、从粗放走向精准的变革。
用大数据“测天测地测市场” 春耕前夕,笔者在江西宜春市下辖的丰城市采访时,发现了一个农民“卖天气”的故事。卖“天气”的农民叫雷应国,是丰城市秀市镇雷坊村一位“80后”种粮大户。面对笔者“天气怎么卖”的疑惑,雷应国自豪地用手机扫了扫“雷应国生态富硒米”包装上的二维码,大米产地的气候状况、环境条件、气候品质等信息一目了然:“累积温度3363℃、总雨量650毫米、平均每天日照时数7.3小时……”
原来,为了更好服务农业生产,气象部门在他的农田里专门建了一座农田小气候观测站,监测周边环境。在包装的二维码旁,还有气象部门颁发的“气候品质认证”标志,靠着这标志,雷应国种植的生态富硒大米“身价”从原来的8元/斤涨到18.8元/斤,且供不应求。
雷应国卖的“天气”,实则是对生产气候环境精准把控。笔者在农村采访发现,眼下,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多地用到数据,并由此兴起一种新的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不仅“测天测地”,还“测市场”。在丰城市梅林镇江桥村,贵澳集团投资2.1亿元打造智慧富硒产业示范园,种植绿色无公害的富硒蔬菜。公司副总经理王根元告诉笔者,他们有一个庞大的调研团队和大数据中心,可以及时掌握全国乃至全球农产品的需求和价格信息。
从“靠经验”到“靠数据” 在业内人士看来,农业大数据思维的背后,是农业生产从“靠经验”走向“靠数据”、从粗放走向精准的变革。
一是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精准把控。走进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万亩富硒绿色蔬菜产业园,只见一排排现代化高标准温室蔬菜大棚鳞次栉比,隔壁的控制室内,一块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大棚内的环境数据:“空气温度:29.1℃;土壤温度:17.6℃……”产业园技术总监王希华告诉笔者,这种温室大棚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可自动调节温、湿、光、水肥、二氧化碳,进而给蔬菜创造了一个最适宜生长的环境。
二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投放。江西巴夫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于晗说,过去农业浇水、施肥、打药主要凭经验和感觉,如今通过大数据正向生产管理定量化和精确化转变。
三是确保农业产出的精准可控。在江西省资溪县“一亩茶园”的茶山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摄像头和传感器。以往,种茶人种出好茶,只能靠经验和运气。如今,通过“互联网+”技术,这里已经实现了大气温度、土壤湿度等数据的实时采集,茶树的生长、管理有了科学的依据。(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