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制度改革:坚持底线 守住“红线”
除了要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三条底线之外,中央还划出了“不得以买卖宅基地为出发点,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这两条“红线”
改革进程更加稳妥
在成功“破冰”之后,中国决策层又为农村“三块地”改革之一的宅基地制度改革划出两条“红线”。观察人士认为,这无疑将为后期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扩围划定好前进方向,改革进程也将更加稳妥。
日前召开的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拓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已经有了前期的实践基础,要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平衡好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除了上述官方已明确的三条底线之外,此次深改组会议还为宅基地制度改革划出两条“红线”,即:不得以买卖宅基地为出发点,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未来改革将如何发力?
在实地调研中,记者发现,目前许多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主要措施是在确保“一户一宅”上,鼓励“一户多宅”的农民腾退多占的宅基地。一方面,这能解决许多“农二代”“农三代”没有宅基地可以申请的情况,另一方面,将许多无用的附属房、简易卫生间等拆除,能改善乡村环境。例如江西余江在2年多的改革中腾退了超3000亩宅基地,预计村集体收回的宅基地和空闲地可满足未来10年至15年村民新增建房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土地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严金明指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发力重点首先在城市边缘地区。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这些地区的农民大多已在城里就业、买房,并不依赖土地进行保障。其次,是通过土地整治重新规划乡村并对散乱的居民点进行归并。(据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