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精准扶贫的“黄陵路径”
——陕西省黄陵县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侧记
文章字数:1511
  本报记者 闫瑜涛 张小雄 通讯员 刘会斌
  近年来,陕西省黄陵县以习近平总书记“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重要论述为动力,在新常态下进一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把精准扶贫作为第一抓手,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铆足了劲儿推进扶贫开发各项重点工作。为了率先在革命老区中彻底消除绝对贫困,黄陵上下牢记重托追赶超越,打响精准扶贫“总决战”。
  产业增活力扶贫见实效
  一座座白色菌草大棚在阳光下格外养眼;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照亮了脱贫之路;一排排中蜂养殖箱彰显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法则;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拔地而起,一个个“非画美如画”的新农村逐步显现……扶贫攻坚的号角,响彻陕西黄陵川塬田野的每一个角落。
  “去年政府不仅给我租了两个温室大棚和6座拱棚,还给了3800元的产业补贴。虽然苦一点,但是有钱花呀,去年光两个大棚就卖了八万多元,刨去成本一下子赚了四万多元。”在黄陵县桥山街道办翟庄村,大棚葡萄种植户赵怀亮谈起变化,满脸都是幸福。但在三年前,他不仅没有地、没有钱,还要照顾常年患病的妻子女儿,甚至租住别人的宅院住。该县扶贫部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结合该村发展起来的产业特色,对他进行了精准帮扶。
  立下愚公志敢啃硬骨头
  据翟庄村村主任赵会民介绍,前些年,村里产业发展总在“翻烧饼”,今年搞瓜果蔬菜、明年又养猪养羊,乡亲们没少折腾,钱却没赚来多少。“2013年,县上给了资金,由街道办统一管理,像赵怀亮的经历一样,我们在帮扶下轰轰烈烈地搞起了大棚产业,发展了30座温室大棚,近200座拱棚。修建大棚给拿地农民一年每亩补助800元,通过‘反租倒包’引导村民发展葡萄、蘑菇、草莓、香菇、菌草等特色产业,我们发誓要甩掉‘穷帽子’!”赵会民总有豪情千万丈。
  “翟庄村‘第一书记’寇鑫是个好后生,从五一之后,他就没有休过假,与贫困户同吃住同劳动,对村里的事情比自家的事还上心!”桥山街道办副主任张会军告诉记者,翟庄村的“蝶变”,离不开该村领导班子的奉献精神。
  黄陵县老区建设办公室干部杨月涛表示,黄陵县还有18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476户3568人。根据贫困人口区域分布特点及致贫原因,该县绘制了精准扶贫攻坚图,划分了沮河流域、葫芦河流域、淤泥河流域、洛(强)河流域四个贫困带。“面对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双重任务,我们确定了‘一个目标两步走’战略,只有撸起袖子、扑下身子,才能干出样子!”这是杨月涛滚烫的铮铮誓言。
  漫漫扶贫路浓浓民生情
  “我养的5只羊产下了6只羊羔,现在这11只羊还能‘羊生羊’,不出两年我的养殖规模就能翻两番,再加上村上光伏发电站给贫困户分的钱,还有种植翡翠梨的收入,脱贫致富问题不大。”黄陵县田庄镇安沟村贫困户曹延陵说。据该村“第一书记”柴俊东介绍,曹延陵早年在黄陵秦家川车站打工时受了伤,导致肾被切除,腿也遭遇粉碎性骨折,家里还有一个83岁的老父亲常年卧病在床。如今,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日子渐渐好起来了。
  为了实现精准扶贫,安沟村抓住陕西省军区定点帮扶的大好机遇,结合村上地处洛河沿岸,饲草丰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施了“养羊扶贫”工程,让“扶贫羊”成了“致富羊”。对此,黄陵县果业局局长刘彦琦表示,扶贫攻坚做到雪中送炭,脱贫致富做到因地制宜,方能使贫困户持续增收能力大大增强。
  “贫困群众要‘先换思路,再走富路’”,黄陵县果业局副局长姜万斌认为,近年来,通过稳定传统种养业,扶持中蜂养殖业,发展山地苹果业,培育翡翠梨、安沟红薯两大品牌,依托西延动车站发展商贸三产等抓手,黄陵县积极寻求脱贫的“精准之策”,走出了一条生态扶贫的新路子。赵怀亮和曹延陵这两个家庭的变化,也折射了当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一个缩影。如今,黄陵全县上下一盘棋,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