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部
时间是伟大的历史创造者,更是伟大的未来策划家。
在2017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
向多年来默默支持《农业科技报》的广大读者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鸡年吉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回首2016,我们不禁感叹,一切过往、一切奋斗,都已汇入奔腾的时间长河;走向2017,我们翘首展望,一切目标、一切憧憬,都将定位在发展的新坐标上。
无限风光,大笔绘就;执着奋斗,久久为功。2016年,属于《农业科技报》非凡的一年,也是难忘的一年,我们紧跟“三农”发展的脉络,以报社“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目标,积极主动践行发展新理念,实现了良好开局。
2016年是我们奋斗的“答题卷”——这一年,我们始终秉承服务“三农”的办报理念,宣传农业政策、解读热点话题,分析市场规律、回应群众关切,在推动“三农”事业发展进程中值好“服务班”,当好“前哨兵”。我们积极作为、主动创新,编辑出版了《杨凌现代农业专刊》《现代茶业专刊》《关天农业专刊》等一批内容有深度、领域有重点、发展有借鉴的精品力作,持续放大和提升了报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6年是我们奋斗的“回忆录”——这一年,我们健全完善了独具特色的“十大为农服务平台”,全方位服务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我们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建立了一批新媒体运营平台;我们启动开展了“媒体助农扶贫公益活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日渐显现;我们举办了《农业科技报》首届读者节、开展了多场次“科技下乡”活动,不遗余力为服务“三农”踏石留印。
2016年是我们奋斗的“成绩单”——这一年,《农业科技报》获得陕西服务名牌称号,品牌影响力持续放大;《中国农科新闻网》摘得“中国新媒体地方门户最具影响力大奖”;30多件新闻作品分别获得全国农民报新闻奖、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全国科技报系统新闻奖,以及陕西新闻奖等中、省新闻奖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数量与获奖等次均为历届之最。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面临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我们只有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发展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决心,才能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中流击水、奋发有为!
奋发有为,坚守办报宗旨是我们把握发展航向的“压舱基石”。当前,“三农”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农民收入增速缓慢,农业供求结构失衡,农村发展滞后等老问题、新挑战,只有坚定不移树立宗旨意识,弛而不息奋发有为,才能成为“聚焦三农、传播科技、致富百姓”的忠实践行者,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担当者。当前,大力推进扶贫攻坚战略仍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我们要进一步释放媒体活力、盘活媒体资本、发挥媒体效能,在精准扶贫上出实招,在科技扶贫上见实效,辐射带动更多贫困地区群众走上脱贫路,实现小康梦。
奋发有为,精耕办报质量是我们行稳致远的“不变初心”。矢志不渝站在党的立场,传播主流声音、弘扬社会正气是关乎报纸质量的根本所在。作为涉农领域集专业性与服务性为一体的纸媒,我们要锲而不舍当好农业政策的“传话筒”、农业发展成就的“扩音机”、农民生活幸福指数提升的“宣传员”;我们要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稳、农民收入稳、农村社会稳”做文章,着力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频共振”,在解决好农民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动真碰硬”。
奋发有为,媒体融合、深化改革是我们开创新局的“强劲动力”。我们将着力在已形成具有“四梁八柱”的一批新媒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媒体集群作用,把报纸新闻视频化,真正让静态的新闻“动起来”;我们将着力布局“全媒体”运营矩阵,实现采编力量、报道资源的融合,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传播全面创新的发展格局;我们将着力以优化新媒体管理为抓手,进一步丰富新媒体产业链,拓展服务项目,构建多元化发展模式。
“三农”事业,任重道远。新的一年,《农业科技报》将紧密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再著华章,主动开垦媒体改革新路径,打造典范!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始终与广大读者同呼吸、共命运,争当实干者、创新者,就一定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迎来一片崭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