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这两道“紧箍咒”下打开一片天地,就离不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种子是农作物的起点,种业是农业的基石。新形势下,农业发展对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种植结构调整,种业先行
新形势下,面临品种结构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大、消费结构升级、产业融合程度加深、国内外市场联动增强等困难和挑战。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种业首当其冲。
长期以来,农作物种业多集中在大宗粮食作物和杂交种,经济与特色作物种业成为短板,这很难适应结构调整与消费多元化要求。当前,想破解以玉米为代表的“三多”叠加、结构性过剩等问题,就必须推动粮食、经济园艺和特色作物均衡发展,须在供种源头做出相应调整。
业内人士指出,在调大宗粮食作物的同时,利用作物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棉油糖、菜果茶、蚕桑麻等作物为重点,可以筛选推广一批有市场的特色品种,形成地方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区,丰富农产品种类,缓解结构性短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扭转“国粮入库,洋粮入市”的局面,推进种植结构调整,选育优良特色品种是关键。面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种业只有超前谋划主动调整转型,才能抢抓市场机遇,实现“弯道超车”。
农业要有竞争力,种子必须有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高产育种不断突破,但节肥节水节药及适应机械化、轻简化的品种少,难适应以绿色发展的要求。从国内外实践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离不开良种,要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更离不开种业。
农业要有竞争力,必须种子有竞争力。过去,每个育种家都想培育出推广面积上千万亩的“大”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被争相追捧和模仿。我国地域广阔、土壤条件和气候变化多样,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在日趋多样化、多元化,“大”品种的道路走不通了。
业内专家分析,当今世界种业正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以生物组学为代表的前沿学科揭示了性状形成机理,理论突破正在形成;以基因编辑为代表的技术进步,使育种定向改良更加精准便捷;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研发平台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和智能技术,品种“按需定制”正在成为现实。
种企数量减一半,十强企业翻一倍
近年来,我国种子企业兼并和创新步伐持续提速,今年中国种子协会评选出的十家种业信用明星企业2015年净资产126亿元、科研投入6.8亿元,分别是五年前的2.3倍、2.6倍,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有种子企业4300家,比2011年减少一半,但种企多、创新弱的现状还未彻底扭转。
种子企业更贴近市场、亲近农民,种企主导或参与科技攻关、育种研发,可以让种业创新更“接地气”。以企业为主体,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运用资本等手段,可以有机整合人才、技术、育种材料等种业创新必不可少的资源要素,逐步做大规模,做优布局,做强实力。
面对开放环境,种企不仅要适应形势,更要善于抢抓机遇,利用全球资源,加快走出去,在国外就地研发、就地推广,国际国内市场互动。民族种业已经开始走出去,隆平高科、中种集团、奥瑞金、荃银高科等不仅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种子企业,在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地区,中国的种子也已经扎根。
新法实施元年,系列配套规章出台
今年1月1日,新《种子法》正式实施,标志着现代种业发展迎来新起点。围绕新《种子法》和配套规章制度的培训从未停止过,据悉,截至目前农业部举办《种子法》师资培训班4
期,培训800余人次;各省区市先后开展专题培训3300多场,培训各类人员45万人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依法治种大环境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
随着新《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颁布,我国品种管理制度愈发合理完善,通过拓宽试验渠道,企业自行试验、联合体试验的水稻、玉米品种数量大幅增长,分别为同期国家区试的2.2倍和4.1倍;同时,整个品种审定过程更加公开透明规范。(王志谦)